第十四讲和谐与梦想考纲引领1、了解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学习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3、理解反对分裂的现实意义和具体措施.4、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优越性.5、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国梦的意义.6、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新时代的战略布局.7、实现中国梦的方式.8、自信的含义和中国人自信的来源.知识框架考点速查促进民族团结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P91)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新型民族关系.(P91)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团结?(P92~96)(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4、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P93)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5、党和国家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P94~95)(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3)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6、反对分裂的措施和现实意义.(P98~99)(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任何企图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未来一个时期又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7、什么是“一国两制”?(P100)“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8、“一国两制”的优越性.(P100~101)(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2)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9、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P101)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