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顾海兵提要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显然已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要求。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剖析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问题和根源所在,寻找适合未来发展的科学评价方式。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区分“评审”与其他相关词语的基础上,对中国现行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构成进行了简单描述,并提出取消“科技成果”一词使用的建议。第二部分,分别对不同的评审形式如科技成果鉴定、评奖评审等六种形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存在问题作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所在,针对第二部分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对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改革建议,包括:1.釜底抽薪法-从根本上抑制对评审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国有科研院所的民营化步伐;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消除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重复设置,特别提出基本取消国家社科基金,将国家社科基金改造为国家社科奖励基金;减少政府设立的奖项。2.逐步乃至最终取消评审,对不同的科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以更为有效的制度如专利版权制度等来代替它。3.配套构建我国新的有效率的评价体系。包括:完善法律体系的支撑;发挥学会组织的作用;培育评估公司。4.对于保留的极少量的评审,主要是评奖中的评审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改良。尤其是要对评审专家的任用制度和选拔资格进行改革。一、现行的中国科技成果评审体系(一)“评审”及与其相关的几个常用语1.评审评审,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词,在英语或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它具有评价和审定的双重含义,是指由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对取得的成果、成就以及某种资格进行评价、审定,并最终给予某种形式的确认的活动。中国现有的评审制度主要包括职称评审和科技评审。相比而言,职称评审的改革力度较大,比如推出了职务聘任制,而科技评审的改革却相对滞后。科技评审对象的范围较窄,一般是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即科技项目评审。按照评审的时间来划分,有事前(立项)评审、过程(检查)评审和事后评审,本文中的科技成果评审,指的就是项目的事后评审。科技评审的组织者一般是国家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的国家基金机构、直属政府的事业单位等,由这些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管理办法组织或委托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2.评估[1]评估含有评价和估量的意义,估量的可以是价值、前景等未知内容。“评估”一词来源于税收,原意是为了收税而对财产做出估价,后来引申为对某事件的意义和重要性做出估价。中国现有的评估主要有资产评估和科技评估二类,这二类评估活动都是从国外学习、引进来的,现阶段正在迅速的发展之中,但是都还不成熟。与科技评审相比,科技评估对象的范围较宽,可以对项目、产品、人员、机构、计划、政策、执行过程等多种对象进行评价。按评估时间分也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科技评估的主体一般是国家认可的中介机构,它接受政府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委托,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通过专业化的评估程序对委托项目进行判断,提供给委托方最后的评估结论。3.评价评价从字面意义来讲,来源于对价格高低的评论,后被广泛地用于对人或事议论其是非高下。“评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价”一词在现实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对任何人或事进行评价,科技评价是科技领域各种评价活动的通称,科技评审可以说是科技评价的一种。科技评价与科技评估的含义较为接近,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科技评估”一词,是从国外引入,具有特定的专业涵义;而“科技评价”则更为通俗,适用的范围更广,形式和内容上更为灵活,评价的主体没有限定,评价的对象更加广泛。科技评估含有预估的成份,可以在事前进行,但是评价却不可能在实物或结论形成之前进行。4.鉴定鉴定,本义为鉴别评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成果评审的一种主要形式,根据国家科委1994年颁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规定:科技成果鉴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