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建设城管局纪检组长---杨小平同志们: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进我区城建工作健康发展,今天,根据局总支的安排,由我给大家上党课,这堂党课的题目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勤于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除了他的能力、知识外,最重要一点就是看他的修养。人的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的形成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习。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党性是什么。党性就是规章、是制度、是原则,是为党的理想而形成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问题。早在1941年1月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中就提出要加强全党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学习,决不可轻视这个绝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注重自己的学习,不加强党性修养,其作风必将腐败,必将走上犯罪的道路。陈良宇、成克杰、胡长清等,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以上三位高官的贪污腐败,其根本原因都是其本人放松了自身的学习,放弃了自己的党性原则而造成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特别提出要求,全党必须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既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又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1页共7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二、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讲正气,树新风。所谓正气,是指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为人民群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体现出来的气节。讲正气也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千百年来,一直把志存高远、修身养德、尊义重节、公正廉明、自强不息等作为做官、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广泛渗透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等很多格言,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正义、气节的追求。一个国家没有正气,就可能亡国;一个民族没有正气,就可能灭族;一个家庭没有正气,就会损害家庭;一个单位没有正气,就会衰败。讲正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战场上,军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利益,奋勇杀敌、不怕牺牲是讲正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艰苦奋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一尘不染,浩气凛然是讲正气。普通群众讲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也是讲正气。讲正气必须讲团结。正气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抛开大多数人的意愿自己另搞一套甚至是闹派性,破坏团结,损害集体利益,这决不是讲正气。古人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个单位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互相补台,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好;相反互相勾心斗角,没事整事,好事也会办砸。所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团结出效益、出成绩,也出干部;内讧必然内耗,内耗必然衰败,这是为正反两方面事实所证明的道理。讲正气必须讲奉献。正气能不能树起来,关键是要有一批讲大局、肯奉献的党员领导干部。奉献,就会有牺牲;奉献,就必须担责任;奉献,就可能出风险。没有奉献,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因此我们民政部门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提倡“三种精神”。一是提倡自我牺牲的精神。二是提倡认真负责的精神。三是提倡创新工作的精神。讲正气必须讲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既需第2页共7页要有建树的理论人员,但更需要的是大批实干家。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空话、大话一大堆,实际工作没干多少,特别是有些干部心气浮躁,急功近利,摆花架子,甚至只想做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