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基本经验、问题与改进之对策地方文献是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自然资源及地域情况的珍贵文献资源,收集地方文献,利用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图书馆完整系统地收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不仅有利于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向地方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而且有助于公共图书馆教育职能和情报信息职能的发挥。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直接为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江苏一些公共图书馆紧紧抓住时机,针对江苏各地人文荟萃,地方文献资源极为丰富的有利条件,把地方文献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一改以往重收集轻开发的做法,大胆探索地方文献工作与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在开发与服务上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1.摆正位置,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江苏一些公共图书馆的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的领导对地方文献工作在图书馆的作用的认识程度如何,是决定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好坏的关键。只有认识到位,才能真正将地方文献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才能制定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计划,采取得力的措施。可喜的是江苏一些地市县的领导,己真正认识到地方文献是地方的宝贵财富,加强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工作,它不仅可以为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促进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事业的发展,为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素质服务;而且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江苏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地方文献极为丰富。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地方文献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从地方党政领导到图书馆馆长越来越认识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可以直接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一些党政领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道出了文化对促进经济发第1页共7页展的作用,一时各地纷纷发掘历史名人,宣传历史名人,以期收到“名人效应”的作用,这中间地方文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江苏XX县区举办徐复文化旅游节,刘邦故里XX县区举办汉文化节,XX县区举办徐霞客国际文化旅游节等,以历史文化名人开道,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从而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名人是地方的宝贵财富,有关名人的生平事迹资料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正因为如此一些地区的党政领导就十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江苏各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过程中,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把目光注意到公共图书馆上,不仅仅把公共图书馆看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和阵地,而且把公共图书馆当作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加以培育,例如XX市政府决定将胡乔木家属捐赠的2万余册胡乔木同志藏书放在市图书馆,专辟《胡乔木藏书陈列室》,并在市图书馆庭院内建造胡乔木同志塑象。胡乔木盐城人,现在XX市图书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去年,XX市委宣传部针对苏州两院院士多的特点,要求XX市图书馆筹建“院土风采陈列室”,把它作为对青少年教育的一个基地。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于98年初“院土风采陈列室”对外开放,陈列室陈列苏州籍和曾在苏州工作过的80余位两院院士的照片和事迹,该陈列室开放以来,XX市的机关干部、工人、学生纷纷前去参观,效果极佳,这是XX市图书馆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办的又一件实事。98年3月5日在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建成了周恩来图书馆,这不仅是图书馆界的一件盛事,而且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2.必须明确地方文献工作的基本原则,确保地方文献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不能间断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特色,取得成效。从江苏公共图书馆的实践看,必须遵循以下4个原则:2.1在收集内容范围上,要贯彻全面收集与突出重点的原则。目前,尽管人们对地方文献的概念理解不一,对地方文献的划定范围有宽有窄,但对将地方史料和地方人士著述列入地第2页共7页方文献范围认识是一致的,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个尺度问题。地方文献从古到今,时间跨度长,行政区域的变革情况也很复杂,征集面广量大。为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