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制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全科医生;签约服务需求上海自20XX年起就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1],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团队为依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域医疗卫生协同服务体系为支撑,居委会为服务范围、家庭为最小服务单位、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以签约式服务为基础,根据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逐步构建长期稳定的"伙伴"式关系。通过签约家庭医生,为签约管理对象提供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卫生服务,贯彻预防医学导向的诊疗模式,采用以全科医学为服务内容,由家庭医生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及防治指导等系列综合服务[2]。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是一种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模式,由家庭医生综合协调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社会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的专长和特点,完成相关的健康管理工作[3]。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社区行政化网格和全科团队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探索以居委为范围"家庭医生制全覆盖"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每个居委配备1名家庭医生和1名家庭医生助理(由护士或公共卫生医生担任)。开展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医护组合的形式协作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患者、帮扶救助对象等重点人群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截至20XX年9月,累计签约5673人,其中糖尿病签约管理对象为343人。为了解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了解和预约门诊的依从性,了解家庭医生制糖尿病预约门诊开展的基础,本研究开展了家庭医生制服务知晓率及满意度的调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XX省XX县区虹桥街道社区为本次调查的研究现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800名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必须是本社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其文化程度应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看书读报。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第1页共15页本人愿意参与本研究调查的社区签约居民,方可入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8%。1.2方法采用自编家庭医生制服务知晓率及满意度,填写问卷有经过同意培训的调查员讲解问卷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来分析。1.4质量控制参与项目的所有调查员均为本研究的核心成员,在进行现场调查之前均参加统一的培训,了解本次项目的主要内容,学习该研究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需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表达和沟通技巧,以及现场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每个调查地点要求两名调查员同时在场进行调查,及时对被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问卷填写完毕之后,调查员现场检查,如有遗漏及时要求被调查对象补充填写。问卷录入时进行双人两次录入,并且进行两份核对。2结果2.1基本情况本次社区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783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72.31±6.25,其中男性305人,女性478人,男女比例约为2:3;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39.72%,高中学历占35.1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5.16%;职业分布:离退休占48.15%,工人占12.77%,专业技术人员占15.84%,商业及服务业人员占10.34%,干部占8.05%,公司职员占2.04%,军人11占1.40%,农民占1.15%,无业占0.26%。见表1。2.2家庭医生制服务知晓率及满意度情况根据调查显示,与家庭医生签约后,大部分签约居民接受过家庭医生健康指导的有759人,占96.93%,只有小部分没有接受过家庭医生健康指导共有24人,占3.07%;大部分签约居民知晓自己有健康档案占91.44%,仅有8.56%不知晓自己有健康档案;大部分签约居民参加过家庭医生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参加及参加过1次的分别占77.91%、11.88%,但尚有10.22%的签约居民从未参加过家庭医生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一年中经常与家庭医生见第2页共15页面的签约居民占88.25%,偶尔见面的占6.00%,不看病不见面的占5.49%,仅有0.26%的签约居民一年中从未见过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在今后的长期定点就诊项目上,占97.19%的签约居民愿意长期定点在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仅有2.81%的签约居民表示不愿意长期定点在签约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