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中国计算机产业组织结构分析(经济1班潘欣20035251)内容摘要:本报告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对中国计算机产业90年代以来产业规模、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做出了一定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一些因素,最后提出提高中国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关键词:市场规模计算机产业集中度资源配置市场绩效一、中国计算机业的发展状况90年代以来,全球计算机产业重组加速,同行并购掀起国际资本竞争新高潮,跨国企业利用资本竞争,迅速扩张规模,形成寡头垄断的的竞争态势。与此同时,国际生产要素配置推动,推动全球计算机产业基地向中国等东南亚地区转移。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计算机产业实现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方针,大大促进了中国计算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一批计算机企业实施了有效的“走出去”战略和“做大做强”战略,大大增强了在国际计算机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增强了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但是,中国计算机企业特别是PC企业面临产品利润下降、产品升级滞后的内外压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一方面依赖于信息化对社会需求的激活,一方面依赖于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必将导致中国计算机企业生死存亡的抉择。(一)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市场的高速成长及其结构特点1、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中国计算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销售额从1990年的39.9亿元上升到1997年的约1300亿元,8年市场销售额规模增长30多倍,年增长率90年代以后一般高于40%。中国计算机市场以硬件为主,到1997年硬件销售额仍占计算机市场的80%,软件、服务业的规模份额分别只有8.7%和11.3%。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硬件为主的结构基本未变,这说明中国计算机的应用水平较低,此外还与中国软件、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较差有关。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表1中国微型计算机销量及销售额2、中国的硬件市场以计算机主机,特别是微机为主,外部设备比例较高。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数据,中国1997年硬件市场各类产品的份额为:计算机整机43%,外部设备26%,耗材和另配件17%,产品10%,网络产品4%;计算机整机的主体是微机。1997年微机的销售额达415亿元,占硬件的比例高达39.9%,估计微机约占中国计算机整机市场的份额接近90%。微机市场的高份额源于90年代以来中国微机市场的迅速扩大,如表3所示,整个“七五”期间中国仅销了37万台微机,1991年销10万台,而到1997年销量达350万台,而到1997年销量达350万台,销售额达415亿元,1992年以来销售额年增长率一般大于60%。表21997年若干外设和零部件业的数据说明:a为中国人控股的或民族品牌企业,余为外商或港澳台资企业。b仅按硬驱、光驱计算,光驱计算,软驱出口比例也很高。c为估计数。表3中国计算机产业销售额集中度单位:%说明:计算方法:电子百强中最大的4家或8家计算机企业的销售额+全国销售额*100%3、中国计算机硬件市场以微机为中心高速增长的特点和国际上的情况基本一致。只是中国微机市场迅速扩张的时期大概比美国晚5—10年。此外计算机市场中微机所占比例中国高于美、日约70%。中国计算机市场已和国际市场连通,贸易额急速增加,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目前进出口的主体都是零部件和外部设备。年份19861988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销量(万台)6.937110254572115210350增长率(%)6.29.413181508060608366.7国产机占有率(%)6.57.0704239334450.45667销售额(%)68803537.568.4111169248415增长率(%)7.57.99042406974.852.34757.3占硬件市场比例(%)57.114.71823.6732.583735.9614.6939.9占计算机市场比例(%)5.510.214.916.818.8422.3227.2727.4826.9631.92产品销售额(亿元)产量(万台)出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