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杨益局长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加深和扩散,使国内产业同时面对巨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把维护产业安全工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定于2009年10月28日-29日,在上海联合召开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在论坛举办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杨益局长。一、第六届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的主题为“集聚优势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这个主题的背景是什么?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入,对中国经济也造成了非常深刻的负面影响,并暴露出我国长期高速增长积累的由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部分行业的增速出现明显的回落,一些行业甚至出现亏损,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的现象。与此同时,为转嫁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成为我国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阻力。面对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采取了“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的:“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机遇,带来发挥自身优势、消除发展瓶颈的机遇,带来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的机遇。”并明确指出了“化挑战为机遇,集聚优势,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为我国继续振兴经济,促进产业优势升级提出了战略方向。在此新起点、新形势下,调整经济产业结构、集聚优势、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迎接新历史时期的重要使命。为此,在连续五届成功召开“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的基础上,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09年10月28日-29日,在上海联合召开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就“集聚优势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度研讨。二、请介绍本届论坛的特点和筹备情况?总体上来讲,本届论坛将呈现四大特色:首先,关注国际经贸焦点,深度探讨热点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加深并扩散,国际贸易形势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在此新起点、新形势下,论坛将围绕“集聚优势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主题,同时下设三个专题,一是“产业竞争:60年变迁与展望”;二是“金融危机:突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三是“海外并购:‘走出去’之战略选择”。这些专题就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将对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参考意义。其次,回望60年辉煌历程,勃发竞争力新起点。经过60年发展,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全面总结60年来取得成果的同时,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之上。因此,本届论坛的召开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第三,论坛层次进一步提高,嘉宾云集共商大计。今年论坛邀请到了美国USITC执行主任罗格斯基、剑桥大学发展科学委员会主席皮特·诺兰等多位国外高层官员及专家,数十位国内重要政府部门领导,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会长,中国天然气集团股份公司、联想集团、华为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等领先企业以及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长冯飞等重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共同为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言献策,为今后开展产业竞争力提升工作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第四,筹备工作更加充分,相关活动精彩纷呈。首先,为配合本届论坛,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