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InterCPU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1968年,神奇而伟大的Intel公司成立了,格鲁夫、诺依斯和摩尔是微电子业界的梦幻组合。1971年,INTEL(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Intel4004微处理器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距离是10微米,它能够处理4比特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运行的频率为108Khz,成本不到100美元。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将4004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革新性的产品之一”。Intel4004微处理器功能较弱,计算速度较慢,以至于只能在Busicom计算器上使用,更不用说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了。但是相比第一套计算机ENIAC来说,功能和体积有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命名为i8086的16位微处理器,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由于这两种芯片所用的指令集相互兼容,所以人们统称它们为“X86”指令集。Intel推出了8086处理器,到今天为止它仍然是所有x86兼容处理器的基础。Intel8086集成2.9万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内部数据总线(CPU内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外部数据总线(CPU外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寻址1MB内存。1979年Intel推出8088处理器。Intel8088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地址总线为20位,时钟频率为4.77MHz,可以使用1M内存。8088处理器的内部数据处理总线为16位,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8088芯片在IBMPC中的使用也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1981年Intel发布了一个不太重要的CPU——80186,这颗CPU没有被PC厂商所采纳,据说主要是软件兼容的问题而被废弃。1982年Intel在8086的基础上,推出了80286芯片。286芯片具备16位字长,集成了14.3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万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与8086相比,80286寻址能力达到了16MB,可以使用外存储设备模拟大量存储空间,从而大大扩展了80286的工作范围,还能通过多任务硬件机构使处理器在各种任务间来回快速切换,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其速度比8086提高了5倍甚至更多。1985年10月17日Intel发布了80386处理器。803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IBMPC兼容机中。这些PC机称为“80386电脑”或“386电脑”,有时也简称“80386”或“386”。80386处理器首次在x86处理器中实现了32位系统,可配合使用80387数字协处理器增强浮点运算能力,并且首次采用高速缓存(外置)解决内存速度瓶颈问题。80386有三种工作模式: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实模式为DODX可以直接访问4G字节的内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虚拟86模式可以同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加强多任务处理能力。80386的广泛应用,将PC机从16位时代带入了32位时代。80386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使PC机的应用领域得到巨大扩展,商业办公、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多媒体处理等应用得到迅速发展。1989年,80486处理器面市。80486处理器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25MHz逐步提升到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在X86系列中首次使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协处理器的80386提高了4倍。早期的486分为有协处理器的486DX和无协处理器的486SX两种,其价格也相差许多。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CPU的频率越来越快,而PC机外部设备受工艺限制,能够承受的工作频率有限,这就阻碍了CPU主频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CPU倍频技术,该技术使CPU内部工作频率为处理器外频的2-3倍,486DX2、486DX4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1993年,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处理器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最大的CPU制造商Intel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区别AMD和Cyrix的产品。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