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宣传在安全社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XX市公安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经费保障不到位,靠罚没保障支出;交通违法现象普遍,安全隐患多;交通违法查处难,监管难到位;交通事故频发,矛盾纠纷多;解决的对策:解决经费保障,确保执法公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关键词]:交通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XX市XX县区交通要冲,广清高速、银英公路、g107线、g235线g296线,正在养护修建,g107线2299公里往市区通车里程30公里,平均车日流量32万次,高峰期可达50万次。交通运输是该市的品牌产业,地方辖区现有交通民警13人,担负着银英公路、g107线、g235线g296线除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笔者多年从事基层公安交通管理,在调研的基础上,谈谈自已粗浅的认识。一、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经费保障不落实,靠罚没保障支出,难以实现执法的效果。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二十余年,现行体制仍然没有理顺,全国取消养路费后,依靠自给。而且省,地(市),县三级公安交通管理经费发展不平衡,基层交警完全靠罚没收入,自收牌证规费收入来保障办公经费开支,以罚代收,以罚款多少作为衡量民警执法的指挥棒,难以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难以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二)交通违法普遍,安全隐患多,难以取得人民群众真心支持。当前,我市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十分普遍,可以用四个基本上来概括:一是工程车无牌基本上要“放”。据不完全统计,XX市各类无牌工程车上千辆,多般是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用车,查扣后,以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的名义,一般都得放行。二是短途客车,各类校车超坐基本上能“躲”。各条线路短途客车都是联营的,车型小,核定座位数少,运输高峰期往往靠超坐来节省成本,创造利润,发现交警查扣,采第1页共5页取提前下客,躲过检查站、点再运,与其它同线路车辆通风报信等等躲避管理部门的监管。全市50多家幼儿园的校车,没有一辆甚至全市没有一辆真正符合校车使用规定的车辆,检查得紧,整顿期间多以跑二趟、三趟,来减少载员,平时超员运行,以躲为主。三是摩托车无牌无证基本上靠“抓”。群众购买摩托车不主动办理牌,证,不办理交强险,无牌无证上路,超坐,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十分普遍。交警大量的时间,精力是“捉”摩托车,查扣中,与群众发生磨擦,甚至引发纠纷,矛盾,影响警民关系,因躲避检查,冲卡而导致事故的事,时有发生,交警为此赔了不少的钱。四是本地司机交通违法,处罚时基本上是蛮“缠”。在政法各部门执法中,交通违法是最轻微的违法,查处本地车辆、驾驶人交通违法时,当事人认识难以到位,交警在执法中,驾驶人通过熟人,通过各种关系打电话,打招呼的多,没有关系的,蛮缠,影响民警正常执勤,有时解释半天,还是纠缠不清,甚至来“横”的,不下车、不出示证件、不让扣车,导致群众围观,民警受指责,尤其是提倡文明执法的今天,极大地影响了民警工作效率,执法的力度。(三)交通违法查处难,监管不到位,难以达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交通违法查处的手段主要有:电子监控,路面现场执法。在电子监控中,存在:一是为躲避监控,车辆无牌,有牌故意不挂,遮挡号牌,使用假牌假证躲避红绿灯,测速的监控。二是由于违法行为多,群众对电子监控意见大,反映强烈。三是各级交警管理部门为了缓和对交警的矛盾,制定了很多相应的补救措施,限制电子监控,比如:测速前200米要告之,测速时警车停在路边提醒等等,测到的是公开挑衅者,过了公开告之的路段,又失去了监督,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不利于真正对交通安全的监管。在路面执法中,存在。一是各级管理部门,过往群众,有的片面看待交警的执法,反感交警查扣处罚违法车辆,尤其是涉及到为客商打工,服务,运输的车辆。二是交警执法往往与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公路“三乱”,行业不正之风相关联,有时正常的执法受到干扰。一面是车辆超速,超载,酒后,无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多、秩序乱、事故多,一面是人民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各级部门制第2页共5页定的限制性措施,限制性规定多,交通民警的执法陷入二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