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监管仪式化与安全乌托邦VIP免费

监管仪式化与安全乌托邦_第1页
1/1
监管仪式化与安全乌托邦安全事故,从宏观上看跟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从微观上看跟一个责任人的责任心关系密切。然而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则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管摆脱不了干系。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几乎所有“安全监管”都是一种“仪式化”的操作:爆炸、大火、决堤等事故瞬间发生———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赶到现场———抢救工作紧张进行———召开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做好善后工作处理了结此事———恢复“正常工作”天下太平————偶尔组织检查去一两个地方跑马观花———事故再次在另外的地方发生———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赶到现场……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通过观察宗教仪式发现,“仪式化社会”的仪式大抵有三类:其一是“消极仪式”,消极仪式是对行为的禁止;其二是“积极仪式”,即祭祀和纪念的仪式;其三是“禳解仪式”,禳解仪式是哀悼、忏悔、赎罪和消灾……对比我们对付安全问题的“监管本质”和“操作流程”,我们发现,两者是如何之“神形俱似”。提供安全保障,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安全监管“程式化”和“仪式化”的过程中,保证安全就成了乌托邦式的美好幻想,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就被幻化成一句高不可攀的“模拟图腾”。安全监管是怎样走上“程式化”和“仪式化”的。最根本的就是“官僚制”的作祟。在官僚制的控制框架内,官僚制公职人员往往以个人目标取代社会目标,职能部门则偏好于管理决策的“形而上”,而官僚制内部组织低能、外部活动低效,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火彼伏此起、爆炸此起彼伏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所以,要避免事故的连锁反应,防范事故的恶性循环,消减安全乌托邦,如果不从体制上找寻根源,问题是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的。第1页共1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监管仪式化与安全乌托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