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无聊记五篇范文第一篇。监考无聊记作为教师职业活动的监考,很可能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为无聊的事情,当然得说之一,因为咱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这种无聊,有过于参加有领导大吹法螺的各种会议;等晚点的火车飞机或者看电视中的选美比赛,甚至远过于看某大台固定时间播放并覆盖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新闻节目。一般高考的第一场考试的意义,尤其显得无比重大。若是九点正式开考,工蚁似的教师们都会带着凝重庄严和略显紧张的表情,在八点甚至是七点四十就集中在考务室。将象征着资格和待遇的监考员胸牌戴好,在签到簿上写下自己姓名达到的时间。等本监考组相当于组长的验卷员从保密员那儿领到一袋袋的试卷,便一一分发给每个监考室的两位监考员。确定无疑后一一签名。然后再听主考说应该怎么样的无比正确的指示,中心思想就是不许出错,一但出错,就会有一系列的不幸降临到失误者身上,比如,你从此失去了监考员的珍贵资格,失去了年度评为优秀的可能,作为教师的能力就会被证明是不合格等等。威胁完毕,教师们就打起十二分精神,静等进入全省考试指令规定的时间程序。第一场考试,都会在忐忑不安的考生前面宣读他们已经知道的考场规则。如不许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许带书本资料,不许交头接耳等等很多不许,而考生基本上面带麻木,漠然听之,仿佛地铁的乘客听到不许在车厢大小便的广播时的那种感觉。差十分钟时,便按规定将密封好的试卷袋高高举起,向众人展示,表明密封状态未遭别有用心的破坏,并按要求,让坐在前排考生过目检验并签名确认,以示两个监考者尚不曾提前撕开泄密,还算是清白可信。然后,将密封条轻轻地揭下,把沉甸甸的试卷从中缓缓拿出,像沉埋地下的秦砖汉瓦,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到了发掘者的手下,重见了天日的神秘神奇的时刻。考生们便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伸长了鸭似的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即将降临在他们眼前、决定他们成败命运的、需要他们解答的秘密。两位监考员分别ab卷,将试卷一一发下,可怜第1页共14页的考生们便如饥似渴地扑向试卷,紧张地阅读着试卷上面的文字,有胸有成竹面带笑容者;有茫然无措大惊失色者;当然更多的是看不出面貌变化和心底活动的,大概是会做的不出意料之外,不会做的,也在意料之中,因此至少都有着淡定的从容。不论如何,只要听得正式的铃声打响,并伴有请考生开始答卷的清悦的指令声响时,就会听得刷的一声,刚刚还有的悉悉索索的轻微杂音便立即统一为鸦雀无声,三十个苦读十二年的莘莘学子便调动起全部的心思,全神贯注,操笔点画,向命运挑战。从此而后到结束,属于考生的时间,在此以后,监考者便无景可看了。也就开始了监考中无聊而艰难煎熬的时光。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等待。监考员按规定,不许看考生以外的东西,因此为了保证监考员的行为符合要求,更高地位的监视者就通过高清摄像头监看着监考员走动是否频繁、坐姿是否正确、表情是否精神等细节,并收集起来作为一天监考结束时以资褒贬总结的翔实的材料。简直就是《一九八四》中大洋国外党党员被电屏监视的微缩局部模拟版。既然不许看考生之外的其他事物,但考生又一律沉浸在紧张的思考中,无遐他顾,一律低头,使你无从看起。那只有驴拉磨似地转圈,或慢步子轻步调顺时针转圈,或轻步调慢步子反时针踱步;但这种动作又被严格限定,因为据更高的监视者的居高临下的观察后得出结论,说监考者的频繁转圈会影响考生的心情,进而会影响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更有甚者还会影响考试的成败和未来的前途。所以,转圈行为非同小可,干系重大,非有必要,不能轻易转圈。于是规定,两个监考员,只能一前一后,以坐着的姿态完成整个监考。在监考这种重大场合,作为监考员,是没有任何自选动作的自由,都是规定动作。因此,在开始和结束的中间,只有坐着左顾右盼这唯一一个规定动作可做。当然坐着的不会是令人遐思的沙发大班椅,只能是那种小而硬的学生座椅板凳,无论臀部的丰瘠,坐在上面的成人都不会产生任何舒适的美感。当然让监考老师能够舒服地坐着监考,这听起来好像让臭老九变成了黑老大那样,也会让很多人感到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所以,监考教师当然只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