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近代中国经济考向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异1.讲高考(1)考纲要求1.要关注晚清经济结构变异的原因和发展特点。2.关注晚清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现代化,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2)命题规律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异是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一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异的原因;二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异的发展特点;对于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异考察近两年来考的较多,考生加强复习。例1(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6)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答案】:B点睛:2018年4月16日美国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无疑会重挫中兴的发展。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是个镜鉴,中国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尽快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本题隐性契合民族工业的热点问题,强调民族工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不能受制于人。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例2(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14)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略名师点睛:本题讲述了近代著名的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及投产经过,反映出近代中国人民在近代化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困苦与曲折探索,凸显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断摸索前行的伟大奋斗精神,也激励学生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求索,是一个对学生再教育的过程。考生面对材料,不难提取出有关现代化的启示,但是独立自主的提取出一个来,对考生来说就需要取舍,往往有考生感觉这也该写,那也该写,犹豫不决而浪费时间,所以迅速决断选出一个角度很重要。同时,在提取现代化的启示过程中,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是这一题的难点和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启示”是由以往历史上的史实得出的对今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或者可吸收借鉴的东西。最后的说明就属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要求了,考生一般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训练,应该能够较好的表达。2.讲基础核心词:“耕织分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体西用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变化:(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换得到发展。(2)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倾销,中国逐步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4)中国开始有部分商人、手工业者投资办厂,中国出现了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新经济。原因:一是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了传统的经济结构;二是由于伴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三是中国的一些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B.洋务运动——中体西用、近代化开端(1)含义: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办近代企业。(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抗侵略、镇压反抗、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4)性质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