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规定【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供应商管理规定1.质量保证部负责向供应部、质量检验部、生产部提供经供应商审计确认后的固定供应商一览表,供各部门在采购、验收、检验、使用时核对。如物料的供应商与批准的不一致,各部门均有权拒绝采购、接收、验收、检验、入库或使用。2.质量保证部应书面要求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所提供物料的质量稳定性。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如有任何变动,应及时书面通知本公司。质量保证部应不定期地向供应商反馈有关物料的质量信息,以促进双方对物料质量水平的控制。3.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物料出现质量问题,经复查后如为供应商的问题,质量保证部应立即通知供应商,请供应商作出书面说明,并将自查结果、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和处理意见通报本公司质量保证部。如有必要,质量保证部应立即组织对该供应商进行现场质量审计。4.质量保证部应建立供应商质量档案,保存该供应商的审计材料、质量审计报告、产品验证方案、验证结果、批准意见、批准证书及供应商的物料质量统计表等。5.对于正式供应商,质量保证部应根据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及供货质量,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审计,审计方式按《供应商质量审计管理规定》进行。经审计确认不合格的供应商,质量保证部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供应部和供应商。6.原则上物料的供应商应选择两个:正式供应商及后备供应商,以便在正式供应商出现质量或其它问题时及时补充或进行更换。供应商质量审计管理规定1.公司应成立审计工作小组,由质量保证部负责、会同供应部、生产部、质量检验部等部门组成,审计工作小组应每年对供应商进行至少一次的质量审计。2.审计方式2.1资料审计2.1.1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格、提供的原料、包装材料通过GMP认证或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稳定、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2.1.2非主要原料、外包装材料供应商2.2现场审计2.2.1主要原料、内包装材料供应商2.2.2当供货单位的机构发生变化、产品质量出现较大的质量缺陷、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应进行现场审计。2.3审计依据2.3.1化工产品供应商---ISO9000~90042.3.2原料药、药用辅料供应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3.3药用包装材料供应商---药用包装材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审计程序3.1质量保证部根据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情况、生产使用情况、售后服务情况、供货及时性、数量保证性、协作关系等,确定进行现场审计或资料审计的生产厂家、审计时间、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及费用,并上报总经理批准。经批准后由质量保证部通知供应商。3.2审计工作小组对现场审计的供应商,通过检查生产现场和生产质量管理文件、记录,考察质量保证体系,填写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估报告,对不进行现场审计的供应商,应请其提供每年的自检报告及填写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估报告。3.3对于质量审计确认为应进行整改的供应商,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通报质量保证部。3.4质量保证部根据供应商反馈的整改情况再次进行质量审计,此次审计应重点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再次审计的结论只为合格或不合格。3.5审计工作小组根据对供应商的质量审计情况,得出供应商审计结论;新供应商填写供应商审核批准表中的相关部分,对于固定供应商,如不合格,则取消其固定供应商资格,并对固定供应商一览表进行变更。4.审计检查的主要项目4.1人员4.1.1人员配置及资历情况4.1.2健康情况4.1.3培训情况4.2环境及厂房4.2.1生产场地4.2.2洁净区4.3生产及检验设备4.3.1设备名称、型号、材质4.3.2设备状况,包括设备的使用、清洁、维护保养情况等4.3.3计量器具的校验4.4物料管理4.4.1物料的采购及流转4.4.2仓库管理4.4.3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管理4.4.4回收套用物料的管理4.5生产管理4.5.1人员卫生4.5.2文件执行情况4.5.3生产过程中防污染措施4.5.4返工处理4.6文件管理4.6.1文件管理制度的建立4.6.2生产质量管理文件体系4.6.3文件变更及记录的可追踪性4.7质量管理4.7.1质量保证机构、职能及其落实情况4.7.2质量控制体系4.7.3文件系统4.7.4生产及质量检验记录4.7.5质量标准4.7.6质量问题及偏差的处理4.7.7售后服务情况(包括客户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