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关于价值概念的生成[日]中野英夫内容提要宇野弘藏认为,位于相对的价值形态的商品所有者对其他的商品的“欲望”就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原动力。但是,据我个人看来,宇野自己的见解好像有不彻底的东西。我在这篇论文里除掉宇野还具有的“古典派的残余”,比如把价值形态论以为是“价值表现的发展过程”这一见解,“纯化”宇野的价值形态论,而且用矩阵实现理论的一般化。关键词对其他的商品的“欲望”分析者视野的扩大直接交换可能性首先,对〔商品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发出质疑的时候,可以粗略的考虑为3种[回答]。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作为投下劳动量〕的〔回答〕②初期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作为边际效用]的〔回答〕③〔日常意识〕的〔和其他的商品或者货币能交换的商品的固有性质〕的〔回答〕但是①以及②的〔回答〕实际上是对〔是什么在背后控制其价值量〕的其他次元的问题的“回答”,作为对〔商品内在的价值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是不适应的。因而,唯一的“回答”只有③。当这样说的时候,或许会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那样的〔回答〕是没有意义的,那个是不言自明的事情,那种〔属性〕的本质是什么,是作为经济学的课题}这样的责难。但是这种「属性」是真地不言自明的东西吗?比方说,经过[效用的可測性]以及[无差异曲线]的议论后的后期界边际主义经济学,换言之现在的新古典派经济学对于〔商品内在的价值〕的观念来说是否定性的。①至少当在价格的决定之际不觉得价值概念是需要的。如果甚至就是无经济学知识的人们深思一下的话,,应该能立刻理解〔商品内在的价值〕是作为不能摸,不能看的,是〔像幻影同一对象性〕的事一般。②这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日常意识上被无反省认可的「商品内在的价值」先验性的肯定,而现在的新古典派经济学作为无法证实认定而拒绝它。并且,就[关于不言及不能被证实的事物]这一学问的态度而言,不能否定后者是〔科学的〕。可是,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马克思本身的经济学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关于不言及不能被证实的事物」的结论上。「不能看,也不能触摸的事物」为何一样地被看作存在于日常意识中。解开这个谜-货币以及商品的物神性-是马克思本身的经济学重要的使命之一。如果换句话说,不是把「商品的价值」作为先验性存在的东西,从商品所有者的协动关系性③中作为紧握的「生成的事物」-这个是马克思本来的意图。并且,对于「价值」这样的方法可以说是根据宇野弘蔵和那个学派被继承的。收稿日期:2007-2-15作者简介:中野英夫(1953-),日本北海道大学经济学学部卒业,现为福州王桑日本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价值形态论、生产价格论、现代资本主义论。①他们也有时使用“价值”这一术语。作为现在的新古典派微小理论的“古典”,Hicks《价值与资本》是典型的例子。但是那样的“价值”不是“商品内在的价值”而是稳定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②马克思.资本论[M].长谷部文雄.河出书房,1969,38.③这里的“协动关系”是在利害对立的人们之间也产生的。极端的话,战争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协动关系”。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本文打算沿着这样的方法来分析「商品的价值」。一、「价值」的先行定义是必要的吗?在包含宇野本身宇野派诸位的原理论之中,进入价值形态论的议论之前,已经给了「同一性质性」,「交换力」等「价值」的定义。我们对这个事首先报有疑问。象前述一样地,假如试着离开日常意识,并且深思一下称为"价值"的存在的话,就其有无令人怀疑。那个可疑的东西在日常意识上「好象存在一样」地被理解。为何「没有」的东西象「有」一样地被看作呢?-为了解开这个之迷,当然是从「没有」的状态开始逻辑的展开。这个,和在价值形态论中设想「没有货币」的状态-但是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因为为了逻辑的展开是必要的设想-是同样的。因而,我们不承认「价值」的先验性定义。在以下所谓的「价值形态论」①中,根据商品所有者想要其他的商品这样的事实-商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