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屯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中共屯留县委书记郭泽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这是我党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是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省、市都相继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冲锋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屯留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题,以维护群众文化权益为主线,以培育文化产业为方向,以开展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屯留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推动屯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基础(一)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为推动屯留文化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屯留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国土面积1142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辖11个乡镇,3个开发区,294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晋冀豫各占三分之一。毗邻长治市区,县城距长治市25公里,是上党城镇群“一核双圈”中最有区位优势的县。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长治机场、长治火车站仅有25分钟的车程,太长、长邯和即将开工的长临高速以及208、309国道纵横交错、贯穿全境。去年以来,屯留依托各种优势,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了“二四六”发展战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3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09.8元,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屯留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神话传说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其中“后羿射日”的传说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史典故有“张良得兵书”“王翦战屯留”“嶷山卧龙”等。据考古记载,我县西贾乡西魏村村东脑张村遗址发掘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器物残片,沿绛河两岸多处发现了夏、商、周及其之后历朝历代的古墓葬、古村落、古遗址、古建筑等历史遗迹。目前,县文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物馆馆藏文物7000余件,国家一级7件,二、三级200件;现存古建筑有西流寨上党关及古栈道、老爷山唐代砖塔、上村镇小河北村宋元石桥、路村乡姬村元代宝峰寺、路村乡石室村元明清三代建筑蓬莱宫、余吾镇明代石拱门、丰宜村明清民居“九连环”,这些文物古迹构成了屯留厚重的古色文化。屯留是红色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抗日军政大学曾在今渔泽镇的北岗村设立女子分队,校址保存至今。路村乡王村是东北抗联英雄魏拯民(又名关有为)的故居,值得保护与开发。在解放战争时期,位于上莲乡的老爷山曾是上党战役主战场,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承载着刘邓大军的光辉历程,堪称解放战争第一枪,1985年就曾拍成电视剧搬上银幕。渔泽镇寺底村的晋冀豫党校旧址已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处处的革命遗迹无不印证屯留是一块红色热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屯留民间文艺十分活跃,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有戏剧艺术《上党梆子》、曲艺《屯留道情》、鼓乐《瞪眼家伙》等,在民间广为传承的还有“屯留鼓书”“三倒换”等曲艺形式,以及民俗文化“大叶茶”习俗等,这些都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第4页共13页第3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3页爱的文化艺术形式。(二)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为推动屯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屯留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