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险业发展的十大趋势2001年12月11日,我国已经正式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保险市场将在日后的5年内向世界全面开放。在中国保险业即将走向世界之际,本文试图就当前国际保险业发展的几个趋势性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和展望,希望能有助于中国保险人全面了解世界和正确认识自我。1.新型风险不断出现,一些传统不可保风险正在成为可保风险今天,当人类正在步入新世纪的时候,发现他们正面临着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经济集中度和关联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发达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遭受巨大财产损失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已经和正在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风险,如核泄漏、计算机系统故障、遗传和基因技术的滥用、新型材料的污染,等等;社会法制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向政府和企业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在为各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国际经营风险;金融服务的一体化和金融工具及技术的创新,既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本的合理流动,又带来了出现空前金融动荡的危险;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正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和知识社会,同时也带来了利用高新技术犯罪的巨大隐患;国际分工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便宜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埋下了国民经济被他国操纵的种子;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类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世界性的老龄化问题,加重了医疗、护理等方面的费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增加了对基础设施、交通、文化和各种消费品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历史及传统的认识相比,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内容和含义正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当今的保险人必须从世界的、动态的角度去全面理解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寻求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为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和环境,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风险管理咨询顾问)、政府保险机构及民间保险组织已经在综合风险管理(IntegrateRiskManagement)、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AltermativeRiskTransfers)的开发、财务风险(financialRisk)控制、新型保险险种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保险保障的范围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转向了非纯粹风险。这一转变,将给未来保险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2.巨灾风险加大,保险市场面临巨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所生活的星球遭受了自然和人为灾祸带来的严重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这10年里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所带来的损失大约相当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总和。1992年、1999年的保险损失额分别达到了324亿美元和286亿美元。造成巨灾频繁发生的原因既有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和卫星损失等,其间接因素还包括人口密度增大、受灾地区保险价值增高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于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不仅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保险损失,而且向整个国际保险业提出了一个如何应对这类风险的全新课题。巨灾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不断上升的趋势,给世界保险业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的保险市场,则显出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原因之一是一旦出现巨大损失,保险人很可能会出现无偿付能力;原因之二是对某些风险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较精确的风险评估手段,使保险人不敢贸然进入巨灾保险市场;原因之三是保险业自身资本规模有限,无力承保。因此,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巨大反差:一方面是传统保险市场日趋饱和,可开拓的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巨灾保险市场上有着远远超过目前保险业供给能力的巨大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对巨灾保险的研究和开发,将会在为广大投保人带来巨大保障利益的同时,为保险业未来的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3.保险市场借助资本市场分散风险和扩大承保能力,保险证券化方兴未艾由于前面指出的承保风险特别是巨灾风险的增加,使保险业的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保险人可用于承保的资本金不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