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民警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农村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农村交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提高全民交通安全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护正常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道路进行了建设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道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事实证明农村道路正在成为道路交通事故新的增长点,也是交巡警部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重点。落实好国家农村交通安全各项政策以及创新农村交通各项发展,有效的提高农村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减少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农村交通参与者的各项权益,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的和谐。(一)农村交通存在的问题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相比其他道路交通事故,有其独特的规律性。我国农村道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相对于农村交通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事物。由于管理方法和观念认识上的不适应,再加上物质、经费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运营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与现代运输发展的时代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农村交通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如下:1、车辆发展迅猛,种类繁杂,安全技术状况低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买车欲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想买车,农村机动车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原先以交通运输为致富门路的格局被打破,大量的机动车作为生产和生活工具进入农村家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然而,一个硬币是有两面的,机动车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机动车辆种类繁多,质量性能千差万别,安全技术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技术安全指数较低的摩托车由于其灵活、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作为代步工具已十分普及;二是农民第1页共9页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常私自对车辆进行拆卸改装,造成车辆安全系数下降;三是城市淘汰下来的许多接近报废甚至已超过报废年限的机动车大量流入农村,形成安全隐患;四是大量未能上牌、上证和检验、审验的农用机动车在农村道路上行驶,其技术安全情况处于失控状态。2、交通参与者众多,个人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交通法制意识淡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车辆的增多,同时也是驾驶员的增加。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出行人数的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机动车驾驶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整个驾驶员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农村,有相当大一部分的驾驶人员没有经过驾驶培训,没有驾驶证件;上到十几岁的小孩,下到七十多岁的来人家;对这种过于分散的驾驶员队伍,当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交通处罚力度不严,有时候出现以罚代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在乡村道路上从事运输和机动车驾驶的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交通法制意识淡薄,交通安全常识欠缺,行车走路我行我素,交通违章现象极为严重。部分机动车驾驶人员没有经过严格考试和培训,或者是驾驶培训过程大打折扣,导致驾驶技术差,对道路上各种情况的估计、判断能力不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民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3、道路与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滞后,行车环境和条件较差。近年来,农村县乡道路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不仅线路延长、路面拓宽,而且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达到镇镇相连,村村互通,使农村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行车速度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农村道路属平面混合道路,两侧村庄、学校、企业较多,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严重匮乏,相关的安全设备不齐全,存在很多安全因素。其他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也不能适应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和现代农村交通的需求,这是导致农村交通事故的两大因素;同时,堆物占道、乱设摊点等违章现象比较普遍,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4、交通管理工作基础薄弱,交通管理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第2页共9页一是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新情况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及时有效的管理机制。一直以来,交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