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常规工作检验科技术操作规范一、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常规1.检验申请单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2.标本收验时间。一般常规标本,应于上班后1小时内送检;须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及时送检,必要时并应注明采集时间。3.临床采集的检验标本,应按试验要求留取,标本容器上应贴有检验联号或写明患者的姓名、病区、床号。4.送检标本原则上应按检验项目分别盛装,若同一标本须作数项检验而标本量又太少,不能分装时,则应按送检项目分别填写检验单,并在该标本容器上贴上各项附联。5.特殊检验,应由临床科事先与检验科联系,便于计划工作。6.紧急检验,应于检验单上注明"急"字。二、标本收验常规1.标本收验时,应查对科别(病区)、姓名、联号、标本数、标本质量。送验单填写是否完善,遇有不合要求者,应即与临床科取得联系、及时退回。2.由检验者本人采取标本时,须查对科别(病区)、床号、姓名、检验目的。采集后,应在标本容器上做好标记。3.遇有一天多次检验的血液标本、或有时间要求的标本,应于检验单上注明采集时间。三、检验操作常规1.实验室内保持整洁安静。检验操作必须严肃认真,细致正确,集中思想,有条不紊。分清轻重缓急进行检验,一切操作均按规定执行。2.检验者采取血标本时,必须先核对姓名、床号,做到态度和蔼、动作轻快。对患儿要特别注意安全,如在病区采血完毕后,应将床栏关好。接触传染病患者,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第1页共4页3.检验者在进行操作前,必须详细核对检验材料、检验项目、标签或号码是否有误,器材是否清洁合用,试剂有无变质。4.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优先进行,随时报告。需一定时间发出报告者,应按规定时间发出报告。5.遇有重要意义的检验结果,应立即通知经治医师,以便及时处理,随后发出正式报告。遇有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主动报告。6.检验者应注意前后检验结果有无显著差异,若检验结果的改变与临床不符或检验结果可疑,须将标本重复检验,核对无疑后,始可发出报告。如仍未得到肯定的结果时,应请示上级或及时与经治医师联系。四、填写报告单及登记常规1.填写报告单字迹要清楚,不得潦草或涂改,检验者须签全名,报告日期必须将年、月、日全部填写。结果记录、报告书写方式,按本常规规定填写。同一标本检验两次以上者,应注明检验总次数。2.报告单须经核对无误,始可发出,对未能单独工作的实习进修人员所写报告,应由带教者审核签名后才可发出。3.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如报告单为表格时,阳性可用"+"表示,阴性可用"θ"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4.检验完毕后,必须将结果完整地记录于登记本上,登记本上有编号者,则按登记编号填入,无登记号者,必须注明年、月、日,以便查考。登记本必须妥善保管,保存期限暂定2年以上。五、检验完毕后标本处理常规1.标本之处理,须经检验者允许后方可进行,他人不得任意处理,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2.对于有传染性的标本,在检验完毕后,必须消毒灭菌。3.骨髓涂片及其他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标本,应登记编号保存。第2页共4页4.一般标本,例如血片、各种细菌涂片,有必要时,保存一天;血清标本应于冰箱保存两天后处理,以便必要时复查。六、试药及仪器使用常规1.配制试剂的原药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剧毒药品除专人保管外,还须专柜加锁保存,并须严格执行请领制度及登记、统计工作。2.试药必须按照处方精确配制,药品名称与标签名称必须仔细核对。配制完毕后,应作对照试验,合格者始可应用。试药发出时,必须仔细核对标签。3.贮存试剂,可于药瓶前面贴标签,药瓶后面贴试剂配方。4.应定期标化以及定期检查试剂质量,变质者不可应用。5.易燃药品必须远离火源,易爆药品应单独存放或埋入沙土内。6.500元以上贵重仪器规定专人保管,并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制订使用规则及维护方法,定期进行保养与检修。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科主任。7.孵箱、水箱、冰箱。外观清洁整齐;孵箱内温度上下波动不超过1℃;定期检查应有记录;水箱内水位适宜;冰箱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8.光电比色计及分光光度计。外观清洁整齐,不用时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