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物技术产业最新发展现状综述(二)——一些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谷竣战][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美国一、2002年美国生物科技产业的主要特征持续萎靡了几年之后,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在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的带动下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反弹。根据美国著名咨询研究机构厄恩斯特-扬(Ernst•Young)公司2003年6月发布的2003年美国及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分析报告,美国现在接近赢利边缘的生物技术公司数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其中已有2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实现持续赢利,另有超过50家公司在过去3年中至少一年赢利。该公司专家还预测,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有望在未来5年内首次实现全面赢利。美国经济在高科技泡沫破灭之后的2002年,生物科技产业仍有不凡表现,主要特点:销售额上升,前十位大的生物技术公司产值增长28%;2002年批准新药35个;FDA主管上任,对新药审批有利;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技术集成加快;资本市场生物技术增加104亿(2001年增加119亿);合同额75亿(与2001年持平);国际化程度加强;生物反恐经费增加60亿。2002年美国生物科技产业不利的方面有:ImClone公司丑闻(一个月损失了75%市值),Enron,Worldcom,Elan(Elan一个月损失了69%市值)等财务问题对高科技股的严重影响,生物科技2002年市值下降49%,以基因组为技术平台的类股下跌67%,生物技术工业2000年峰值的80%已经消失;重要的生物科技产业重新评估和重组;生物科技产业被边缘化。新药审批速度慢,FDA重组(CBER/CDER)带来不确定性。二、生物科技产业正孕育较强发展伴随高科技泡沫的破灭,生物科技股市受到巨大影响,风险投资一度减少和放慢(风险投资审批项目的速度大致放慢一倍),但由于生物科技在前三十年基础研究的强劲支持下,内在价值在不断增长,股市市值的下跌只是更体现了生物科技的投资机会从来没有这么好过。生物科技产业内在价值增长的原因。生物科技产品销售额并不因股市下跌而减少,表明生物科技市场看好。前十位生物科技公司的销售额平均增长28%(2000年为207亿美元,5年前为130亿美元);生物科技新产品通过FDA批准数仍不断增加(批准了35个新药、疫苗/新适应症,而2001年只批准24个);研发新药的供应仍然强劲:350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或等待FDA审批;经过高科技泡沫洗礼的公司管理团队更趋成熟和理性;商业模式有新的改进:(RIPCO/FIPCO)研发功能的制药公司与功能齐全的制药公司之间的布局更为合理,可持续性增强。生物科技股市走弱的原因。2002年美国经济在股市上的表现仍是整体熊市,对生物科技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伊拉克战争不确定因素的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疲软;技术泡沫在人们心中仍未恢复信心。道琼斯2002年下跌17%,2001年下跌7%,2000年下跌6%;纳斯达克2002年下跌39%,2001年下跌21%,2000年下跌32%;而生物科技股2002年下跌49%,2001年下跌24%,2000年下跌36%。风险资本从股市流失,2400亿美元进入银行帐号或转向到原本信誉就好的大公司,人们对新技术和小公司暂时间失去了兴趣。同时,不可忽视的是ImClone等公司丑闻对生物科技股的负面影响很大。生物科技产业被边缘化。以上可以看出,生物科技产业并不是衰退,其产值增长、股市下降,生物科技股投资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一旦经济开始复苏,生物科技股可能是股市成长最快的部分。三、从全球市场和制药公司与生物科技公司的比较看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1、美国、欧洲、加拿大生物技术比较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是现今世界主要的生物技术产品及生物技术公司的集中地。下表是美国、欧洲、加拿大生物科技市场2002年销售额/产值,每年R&D投入,公司数,雇员,上市公司数,股市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欧洲和加拿大的市场总和只是美国市场的五分之一;两者的研发投入和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强;而两者的市值之和只有美国的18.7%。因此,美国生物科技仍是全球生物科技的主流。2、制药产业与生物科技产业比较下表是美国前十位制药公司的2002年的产值及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强生公司产值增长幅度达到10%,其他都在10%以下;而股市市值则都在下跌,平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