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2页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我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2年云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财〔2012〕)71号)文件要求和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加快农业科技发展为出发点,以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建设高原粮仓,努力发展特色经作,加快发展山地牧业,积极发展淡水渔业,着力打造开放农业。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科技人员与示范户联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综合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二、工作原则第2页共32页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2页(一)规范管理。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单位,县级财政部门是该项目资金的监管单位。按照项目要求,建立申报、审批、实施、资金管理、评估和总结验收制度,规范管理。(二)突出重点。围绕我县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及示范产业,落实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并推广,扩大良种覆盖率;围绕主推品种,示范应用主推技术;以示范户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科技培训;以技术指导员为核心,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注重实效。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基本要求,突破关键环节,抓亮点,抓特色,在技术、政策、信息等方面为示范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四)创新机制。建立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构建专家定点联系到乡、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机制,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的有效对接。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开展,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新机制,开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新局面。第3页共32页第2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2页三、基本情况(一)自然情况双柏县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流域分水岭南侧,东经101°03′~102°02′,北纬24°13′~24°55′之间,东南与玉溪地区的易门、峨山、新平县毗邻,西与思茅地区的景东、镇源县接壤,北与本州的楚雄市、禄丰县相连。县城妥甸居县境偏北,距州府楚雄鹿城53公里,距省会昆明210公里。双柏地形复杂,境内山峰重叠,河谷交错,山高谷低,地形陡峻。地势西突东矮,北高南低。哀牢山、白竹山、老黑山三山鼎立,石羊江、绿汁江二水环流,马龙河、沙甸河等32条河纵横全境。全境东西横距95公里,南北纵距75公里,最高海拔为哀牢山脉中的大梁山2946米,最低海拔为礼舍江与绿汁江的交汇点三江口556米,相对高差2390米。双柏片区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处于南亚带过渡区北缘,气候温和。气候总特征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二)农村经济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双柏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无较大工矿企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是传统产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麦类、蔬菜、烤烟、甘蔗、油菜、茶叶、蚕桑、葡萄为主。2011年末,全县辖8个乡(镇),84个村(居)民委员会,1545个村民小组,46417户,总人口154728人,其中农业人口137412第4页共32页第3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2页人,占总人口的89%。有汉、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