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机着力培养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大力培养党外干部,进一步加强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近年来,XX县区委高度重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把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列入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专题研究,专题分析,从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思想上突破保守观念的禁锢,增强责任意识为端正思想,统一认识,县委组织各级领导认真学习宪法、十六大、十七大文献和中央领导的有关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又分别将这项制度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今后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近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成为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纲领性文件,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通过学习,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识,全县上下始终把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树立长期发展意识,克服关门主义倾向,遏制了歧视党外干部苗头,建立了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责任制,分别把各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好落实,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县25个乡镇和13个县直单位配备了党外副职领导干部,开创了党外干部工作的新局面。在源头上突破人才来源的瓶颈,夯实后备基础由于过去,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偏见,许多优秀干部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甚至一些重点培养的非党干部也入党,一段时间使得党外干部缺乏,后备力量明显不足。为此,县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采取一系列新办法来加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一方面,采取公开招考等形式,不断引进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并注意跟踪、挖掘和引导,及时将优秀的大中第1页共3页专毕业生选拔到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先后制定下发了《XX县区科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管理的意见》,对党外后备干部比例做出硬性规定,要求需配备党外副职的单位必须有2名以上党外后备干部。20XX年,全县公推公考的282名科级后备干部中,党外后备干部达78名,较好地保持了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党外干部的比例。在培养上突破单一模式,提高成才机率以往,党外干部的培养手段,基本上是在岗培养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生机活力,效果不太好。为使党外干部多途径得到锻炼,全面提高素质,县委紧紧抓住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教育管理三个环节,采取特殊办法,通过多种途径,以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上挂下派等形式加强对党外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领导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一加一”帮扶形式,分县、乡两个层次由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对本单位党外干部的跟踪管理,及时帮助解决其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XX年以来,在县委党校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党外干部150人;先后选送2批10人到江苏XX市委党校、XX县区委统战部等沿海发达地区党校或单位考察学习;从乡镇机关选调15人到县政府办、县委统战部、信访局等单位跟班学习;从县直机关下派25名党外干部到乡镇、村委会挂职锻炼,有效地促进了党外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使用上突破按部就班的常规,形成良性循环过来,一方面后备党外干部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又继续沿用顺其自然的办法,让党外干部自然成长,“等米下锅”。为促使大批党外干部“小快跑”成长,县委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拓宽选用党外干部的渠道,广泛选拔党外干部。从1999年开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每年从公开选拔计划中拿出1-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党外副科级领导干部。在20XX年全县公开招考的6名科级领导干部中,党外干部占了2名。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党外干部选任机制,及时把成熟的优秀党外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或予以职第2页共3页级晋升。近几年,在基本配齐乡镇XX县区直单位领导班子党外副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