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下列属于环境保护规划的文本内容是()。A.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和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B.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标明污染源分布、污染物质扩散范围,主要污染排放单位名称、排放浓度、有害物质指数C.环境保护规划图,标明规划环境和环境分区质量要求,治理污染的措施D.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2.下面属于中心城市特点的是()A.既有政治,文教,科研等非经济结构的主要职能。也有经济方面的职能B.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有较大的比重C.联系广大农村的纽带,工农业物资的集散地D.由对外交通运输发展起来,交通运输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3.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B.用地面积,性质C.容积率D.建筑密度4.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不能涉及到的方面是()。A.自然地理环境B.自然气象因素C.自然位置环境D.自然生态环境5.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6.城市道路宽度超过()m时,可以在道路两侧各设一条污水管。A.60B.50C.40D.307.规划人口为75万的城市应采用()年一遇的防洪标准。A.10~20B.50~100C.100~200D.200~3008.防洪堤顶标高应高于洪水位()m以上。A.2.0B.1.0C.0.8D.0.59.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t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的学者是()。A.贝尔B.费希尔C.克拉克D.佩鲁10.国务院在公布第()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要保护历史文化地段。A.一B.二C.三D.四二1.城市土地技术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①区域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条件;③用水条件;④供电条件;⑤用地条件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A.城市人口分布B.城市发展趋势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用地的分布3.()是城市形成和导致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A.区域经济条件B.交通运输条件C.用水条件D.供电条件4.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方面的内容。A.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B.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C.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D.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5.城市出租车营业站的服务半径控制在()m之内。A.300B.500C.1000D.15006.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农业与商业的分工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7.以()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A.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B.柯布西耶提出的现代城市C.索里亚·玛塔提出的线形城市D.戈涅提出的工业城市8.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以教堂为城市的中心B.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D.以广场、铜像、纪功柱为核心9.公共交通站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为()m.A.550~600B.600~650C.650~700D.700~75010.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是()。A.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B.高速让低速,主要让次要,交通性让生活性C.低速让高速,主要让次要,交通性让生活性D.高速让低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三.1.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是()。A.城市景观组织B.城市轴线艺术C.城市总体布局艺术D.城市布局2.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便于城市管理。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3.城市规划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类,分别是()。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B.定性分析、因果分析、空间模型分析C.因果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D.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4.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