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1页緒論大陸是未來半導體市場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預計到西元2005年將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13%,是世界半導體業者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台灣半導體業者追求永續發展不能不正視的市場。IC產業從上游的設計到下游之封裝、測試,每個階段都能夠獨立作業,也都可以分開在世界各地尋求最適當的生產資源生產之,以提高競爭力,因此國際化程度一直都相當深。台灣廠商近幾年來已有不少廠商在大陸建立據點,而且戒急用忍政策即將調整,預計將會有更多廠商、更多投資會前往大陸,如無妥善規劃,國內IC產業可能會很快喪失優勢,被大陸趕上。因此研究兩岸如何分工,使得台商一方面能夠利用大陸廉價、優秀之人力資源,一方面又能不斷升級,維持競爭優勢,實在是一件刻不容緩的課題。半導體工業的製造方法是在矽半導體上製造電子元件(產品包括:動態記憶體、…靜態記億體、微虛理器等),而電子元件之完成則由精密複雜的積體電路(IntegratedCircuit,簡稱IC)所組成;IC之製作過程是應用晶片氧化層成長微影技術、蝕刻、清洗、雜質擴散、離子植入及薄膜沉積等技術,所須製程多達二百至三百個步驟。隨著電子資訊產品朝輕薄短小化的方向發展,半導體製造方法亦朝著高密度及自動化生產的方向前進;而IC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大致仍朝向克服晶圓直徑變大,元件線幅縮小,製造步驟增加,製程步驟特殊化以提供更好的產品特性等課題下所造成的良率控制因難方向上前進。半導體業主要區分為材料(矽品棒)製造、積體電路晶圓製造及積體電路構裝等三大類,範圍甚廣。目前國內半導體業則包括了後二項,至於矽晶棒材料仍仰賴外國進口。國內積體電路晶圓製造業共有11家,其中聯華、台積及華邦各有2個工廠,總共14個工廠,目前仍有業者繼紙擴廠中,主要分佈在新竹科學園區,年產量逾400萬片。而積體電路構裝業共有20家工廠,遍佈於台北縣、新竹縣、台中縣及高雄市,尤以加工出口區為早期半導體於台灣設廠開發時之主要據點。年產量逾20億個。第2页共21页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1页一、半導體產業簡介1.1定義半導體是指在矽(四價)中添加三價或五價元素形成的電子元件,它不同於導體、非導體的電路特性,其導電有方向性,使得半導體可用來製造邏輯線路,而使電路有處理資訊的功能。1.2原理一般固體材料依導電情形可分為導體、半導體及絕緣體。材料元件內自由電子濃度(n值)與其傳導率成正比。良好導體之自由電子濃度相當大(約1028個e-/m3),絕緣體n值則非常小(107個e-/m3左右),至於半導體n值則介乎此二值之間。半導體通常採用矽當導體,乃因矽晶體內每個原子貢獻四個價電子,而矽原子內部原子核帶有四個正電荷。相鄰原子間的電子對,構成了原子間的束縛力,因此電子被緊緊地束縛在原子核附近,而傳導率相對降低。當溫度升高時,晶體的熱能使某些共價鍵斯鍵,而造成傳導。這種不完全的共價鍵稱為電洞,它亦成為電荷的載子。如圖1.l(a),(b)於純半導體中,電洞數目等於自由電子數,當將少量的三價或五價原子加入純矽中,乃形成有外質的(extrinsic)或摻有雜質的(doped)半導體。並可分為施體與受體,分述如下:1.施體(N型)當摻入的雜質為五價電子原子(如砷),所添入原子取代矽原子,且第五個價電子成為不受束縛電子,即成為電流載子。因貢獻一個額外的電子載子,稱為施體(donor),如圖1.l(C)。2.受體(P型)當將三價的雜質(如硼)加入純矽中,僅可填滿三個共價鍵,第四個空缺形成一個電洞。因而稱這類雜質為受體(acceptor),如圖1.l(d)。半導體各種產品即依上述基本原理,就不同工業需求使用矽晶圓、光阻劑、顯影液、酸蝕刻液及多種特殊氣體為製程申的原料或添加物等,以完成複雜的積體電路製作。第3页共21页第2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1页1.3製造流程半導體工業所使用之材料包含單一組成的半導體元素,如矽(Si)、鍺(Ge)(屬化學週期表上第四族元素)及多成分組成的半導體含二至三種元素,如鎵砷(GaAs)半導體是由第三族的鎵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