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人们对环境危险及其灾害的认识日益增强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已经逐渐从正常事件转移到对偶然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环境影响进行风险研究。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来自天然气的泄漏、火灾、爆炸以及在运输途中的交通意外风险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本次评价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要求,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风险识别,同时针对最大可信风险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及评价,以此提出事故应急处理计划和应急预案,以减少或控制本项目的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风险对环境的危害。6.1环境风险识别6.1.1物质风险性识别6.1.1.1天然气成分分析本项目为天然气输送工程,原料天然气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实华天然气公司提供,中石化目前供应山东的天然气资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资源供应能力设计产能为80×108m3/a,管网输送能力为50×108m3/a,现在每年能够向山东提供天然气资源20×108m3/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原料天然气主要指标分别见表6-1。表6-1原料天然气组成表成分CH4C2H6C3H8iC4H10nC4H10iC5H12nC5H12C6+N2CO2含量%(vol)92.8944.0290.6740.1150.1110.0530.0250.0910.5571.448低位热值:34.41MJ/Nm3高位热值:35.02MJ/Nm3本项目接收和输送的天然气为干气,气质情况符合国家GB17820-1999《天然气》标准Ⅱ级气质,气质参数见表6-2。表6-2Ⅱ级气质参数表项高位发热总硫含量H2S(mg/CO2%水露点目(MJ/m3)(mg/m3)m3)(体积)数值≥31.4≤200≤20≤3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天然气的水露点应比最低环境温度低5℃6.1.1.2危险物质识别由表9-1可知,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此外还含有微量乙烷、丙烷、氮气和二氧化碳;此外混合制冷剂由N2、C1-C5等组成的混合物(由于可研阶段尚不能确定其混合制冷剂各物质组分比,故本次评价不对其进行分析);天然气发生火宅事故不完全燃烧产生CO。本项目涉及的甲烷、CO、混合制冷剂(乙烯、丙烷、异戊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如下:1.甲烷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6-3。表6-3甲烷主要性质一览表国际编号21007CAS号74-82-8分子式CH4中文名称甲烷外观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量16.04熔点-182.5°C沸点:-161.5°C蒸汽压53.32kPa(-168.8°C)闪点-188°C燃烧热889.5kJ/mol相对密度0.42(水=1),0.55(空气=1)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爆炸极限5.3~15(v/v,%)定性稳定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危险类别甲侵入途径吸入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热源有燃烧爆炸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接触限前苏联MAC300mg/m3值2.CO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6-4。表6-4一氧化碳主要性质一览表国际编号21005CAS号630-08-0分子式CO中文名称一氧化碳外观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分子量28.01熔点-199.1℃沸点:-191.4℃蒸汽压309kPa/-180℃闪点<-5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种有机溶剂相对密度0.79(水=1),0.97(空气=1)稳定性稳定爆炸极限5.3~15(v/v,%)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接触限值中国MAC30mg/m33.乙烯乙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6-5。表6-5乙烯主要性质一览表国际编号21016CAS号74-85-1分子式C2H4中文名称乙烯外观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分子量28.06熔点-199.1℃沸点:-191.4℃蒸汽压4083.4kPa/0℃闪点-136℃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相对密0.61(水=1),0.98(空气=1)稳定性稳定度侵入途径吸入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接触限值前苏联MAC100mg/m34.丙烷丙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6-6。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