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题2: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C.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D.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题3:华盛顿·欧文在《华盛顿传》中说:(当代表即将在宪法文本上签字时)富兰克林凝视着主席座位后边背景上的太阳,对身边的代表说:“在会议时期,我对会议的结果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忧心忡忡。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凝视着主席身后的太阳,分辨不出那轮红日究竟是在升起,还是在落山。现在我终于高兴地明白了,这是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不是一轮冉冉西下的落日。”富兰克林之所以高兴是因为1787年宪法()A.规定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B.确立了“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共和政体C.明确了南北妥协、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的政治框架D.开启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民主先例题4: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A.法国大革命中B.联邦德国境内C.20世纪中期D.欧盟东扩过程题5: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有()①圈地运动的推进②海外市场的形成③垄断组织的出现④民主制度的确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题6: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A.工业革命的开展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题7:1917年4月,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并且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列宁这一想法被打破是在()A.二月革命后B.七月事件后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D.宣布退出一战后题8:《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②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③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④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题9: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题10: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①分权制衡思想②成文宪法③联邦制④责任内阁制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题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题12: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B.继续追随美国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试图称霸世界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