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贵州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0427[范文模版]第一篇:3.贵州-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0427[范文模版]筑牢同步小康前沿阵地努力实现农村贫困群众“居有所安”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4月29日)XX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贵州摆脱贫困是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标志。2008年贵州率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62万户,近千万农村贫困群众实现了“居有所安”,有力促进了XX省全面小康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精准确定补助对象,落实三最原则针对农村困难群众经济条件和房屋危险等级等不同情况,XX省率先实施由贫困类别和危房等级结合来认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即贫困类别分为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四种类型,危房等级分为一级危房、二级危房、三级危房(分别对应国家d级危房、c1级危房、c2级危房)三种类型,形成了四级十二类的分级分类补助标准。随着农村危房改造的深入推进,为防止最贫困农户因补助标准低、无力自筹资金而放弃改造的问题,经调研研究,我省将原来的四级十二类分级分类补助标准优化调整为两级六类,即将属1于省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危房户划分为“贫困户”,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其他危房户划分为“困难户”;危房等级仍分为一、二、三级不变,贫困户户均最高补助将达到3.5万元,减轻了农村最困难群众的筹资压力,体现了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的原则。二、科学调度,创新责任体系省级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第1页共20页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地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建立了五级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即省级负责任务计划、进度调度、督促监督的总体责任,市级负责任务分解、工作协调、目标控制的管理责任,县级负责对象审批、任务落实、资金拨付、技术指导、验收备案的主要责任,乡镇级负责对象审核、任务实施、巡查指导、质量管控的直接责任,村级负责对象评议、对象管理、任务申报、支持配合的具体责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责任管理“五到县”措施。即建设计划下达到县、任务落实到县、资金拨付到县、目标和责任明确到县。三、加强指导,保障质量安全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危房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提高服务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的2能力,在农村危房改造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蹲点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并督促整改落实。组织编制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用手册、设计图集等,并免费发放农户。我厅还开展了“送技术到基层”,聘请专家分赴各地开展技术培训,并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等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基层管理干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培训,培训费用统一从省级农村危房改造办公经费中列支,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指导各地开展农村工匠培训,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内容作为重点培训内容。2008年以来,共计培训基层技术、管理干部6千余人次,培训工匠1万余人次。2012年,云南彝良、贵州威宁交界地震中,威XX县区改造后的农房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极大保障了农村群众生命财政安全。四、以农村危房改造为抓手,引领乡村建设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契机,推进农村住房风貌管控。通过科学规划、风貌管控、严格管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质量。充分挖掘代表贵州文化“脸谱”的建筑元素,编制建筑图集,引导农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住房,第2页共20页目前全省共编制40余套。鼓励、引导、帮助有条件的农危改户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风貌协调”标准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房屋居住品质。结合我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推进水、电、路、讯、寨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3设,深入开展了改厕、污水垃圾处理、绿色村庄建设等工程,努力将乡村建设成为了美丽、宜居、和谐、幸福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