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定稿)第一篇:XX县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定稿)XX县区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体系,确保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79号)文件精神,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我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人社办发〔2011〕18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两网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人社办发〔2014〕31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北政办〔2014〕160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以现有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逐步实现由被动反应式执法向主动预防式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劳动保障监察模式的转变,实现劳动保障监察1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前置、体系延伸,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我区经济社会的稳定。二、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目标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我区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管理第1页共20页平台,全面掌握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分类监管、动态监控,有效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形成执法重心前移,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功能作用;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的服务与监督,提高劳动者就业稳定性,保障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两网化管理工作的内容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是指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规定,按照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的数量和监管难度,以镇、社区为基础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包括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全区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是指在网格化监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整合开发运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2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四、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步骤按照北政办发﹝2014﹞160号文件“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2014年11月起在全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2014年12月底前,在每个网格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机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全部到位上岗开展工作。五、两网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及经费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领导机构要按照“网格、经费、人员、工作条件”四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科学划分网格,确定网格负责人,第2页共20页落实工作场所,落实工作经费。(二)划分建立网格。根据辖区面积、企业分布、职工人数等情况,按照每个网格内用人单位不少于300家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区、乡镇、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按照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划分标准,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全区整体划分为1个二级网格,4个乡镇划分为4个三级网格,另外划分4个社区网格为四级网格(分别是贵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