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六)(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20·珠海高三摸底)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用于蛋白质活性的鉴定B.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均能观察到染色体D.诱导植物根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卡诺氏液起解离作用B[双缩脲试剂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是因为蛋白质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络合成紫色的化合物,不管蛋白质有无活性,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能观察到染色体,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是染色质的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C错误;诱导植物根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卡诺氏液起固定细胞形态的作用,解离液的作用是解离,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D错误。]2.(2020·福建永安高三模拟)生物结论一般都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乳酸菌代替大肠杆菌进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摩尔根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进行验证C.通过进行遗传学实验,研究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D.可运用荧光标记的手段,观察某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T2噬菌体专性寄生大肠杆菌,因此不能用乳酸菌代替大肠杆菌进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A错误;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不能通过进行遗传学实验来研究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但可借助患者的家庭系谱图进行分析,C错误。]3.(2020·泉州高三模拟)下列技术手段与相关实验相符合的是()实验选项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农田中蚯蚓种群密度的调查A研磨过滤秋水仙素处理标志重捕B纸层析生长素处理目测估计C研磨过滤2,4-D处理随机取样D纸层析秋水仙素处理随机取样D[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需要先研磨过滤,而后通过纸层析的方法分离;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的,要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蚯蚓是活动能力弱的动物,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过程中要注意随机取样。]4.(2020·邯郸高三期末)高中生物教材中许多实验与显色和染色有关,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甲基绿着色B.蛋白质加热变性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C.二糖均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经盐酸水解处理的细胞,其线粒体易被健那绿染色B[染色体是一种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结构,但甲基绿是对DNA进行染色的,A错误;蛋白质加热变性并未破坏肽键,因此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B正确;蔗糖为二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盐酸水解处理后的细胞已经死亡,线粒体不能再被活体染色剂健那绿染色,D错误。]5.(2020·广州育才中学高三模拟)为了研究线粒体RNA聚合酶的合成,科学家采用溴化乙啶(能专一性抑制线粒体DNA的转录)完成了下表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实验组用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过高对照组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正常A.线粒体DNA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RNA聚合酶可与DNA上的特定序列结合,驱动转录过程C.由实验可知,线粒体RNA聚合酶由线粒体DNA控制合成D.由实验可知,线粒体DNA转录的产物对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作用C[实验组培养基中加入了溴化乙啶,线粒体DNA的转录被阻断,而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过高,说明线粒体内RNA聚合酶由核基因控制合成,C错误。]6.(2020·黄冈高三模拟)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保卫细胞由于吸水,从而导致气孔开放B.保卫细胞区分于其他表皮细胞的一个重要生理活动是保卫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的变化导致气孔关闭的机理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D.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膨胀导致气孔关闭D[由图可以看出,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后,气孔开放,A正确;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而其他表皮细胞没有,所有保卫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