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31人文精神和理性时代一、选择题1.(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现象说明()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B.圣像画深受人文主义影响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2.(2018河南林州调研)阿尔贝蒂(1404—1472年)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这位佛罗伦萨的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A.表明其成就影响巨大B.第一次认识到人的重要性C.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D.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思潮3.(2018河北衡水联考)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4.(2018湖南怀化期末)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提出,神职人员的产生,应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即使教会的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这在当时的实质意义是()A.建立高度自治的教会组织B.阐述教会组建的民主原则C.打破天主教皇的至高权威D.破除人们对宗教的信仰5.18世纪初,欧洲兴起了一股博物学热,这股博物学热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流行性的自然崇拜之风。“自然界几乎被视作神”,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德导师。当时的思想家热衷于从精神上追求人类早已逝去的“自然状态”,并进而移情于实际存在的自然界。出现材料中博物学热的历史条件是()A.工业革命的开展B.启蒙运动的影响C.生物进化论提出D.人文主义的复苏6.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下列关于这位思想家的表述正确的是()A.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B.他指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C.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D.他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的统治者二、非选择题7.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促使人文主义不断深化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神曲》的形式及许多内容无法摆脱宗教的影响。……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不得不披上宗教的外衣。……在中世纪的沼泽中跋涉过来的但丁,脚上仍然带着旧时期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期的彼岸,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笔下铺陈了一片绚烂的朝霞,这,正是《神曲》的不朽和伟大。——摘编自杨正和《外国文学名作欣赏》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的“因信称义”“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关于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脚上仍然带着旧时期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期的彼岸”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样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3)材料三中“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体现了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答案:1.B解析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但仍然信仰宗教,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圣像画前后的对比,“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充分体现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艺术家并非多出身平民阶层,故C项错误;“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2.D解析材料反映了阿尔贝蒂各方面的成就,他博才多学,但并未提及他的成就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认识到人的重要性的是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不符合阿尔贝蒂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