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左图为①②③三地夏至日一天内直立杆的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杆的长度均为1米。读图,回答1~2题。1.①②③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2.①地的某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了别墅式海滨景观房,并宣传四季可观海上日出(假设天气晴朗),开盘后房屋销售一空。右上图为该小区住户分布示意图,入住后,出现住户把开发商告上法庭的现象,其原因最可能是()A.夏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B.冬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C.全年,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日出D.楼间距太小,根本无法看到海上日出答案1.A2.A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及其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靠近北回归线,②地位于北回归线上,③地位于南半球21°34′S。据此排列出三地的纬度高低。第2题,结合图示等高线图知,该别墅式海滨景观房位于海湾北偏西方向,夏季时日出东北,不可能看到海上日出。下图为“世界某年某月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3~4题。3.此季节南亚盛行风向是()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4.图中甲地气压值可能为()A.1000B.1005C.1010D.1015答案3.D4.B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为高气压控制,故为北半球冬季,此季节南亚多吹东北风。第4题,甲地位于南美大陆上,此时应为低压,甲地外围的等压线数值应为1008,故甲地气压值可能为1005。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⑤B.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地层处的岩浆侵入活动C.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D.华北平原与M地的形成原因相同6.若图示河流长度为153km,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B.a、b、c三处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C.a处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b处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D.甲可能是夏季风,但不可能是台风答案5.B6.A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层侵入到③地层中,说明③地层形成先于②地层,③地层形成后,②地层才侵入到③地层中;M地是由于断层相对下降而形成的断裂陷落带,图中褶皱与断层并不是同时发生,华北平原是河流冲积形成的;②地层中没有断层,可以判定该地层处的岩浆侵入活动是在断层形成后才发生的。故选B选项。第6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较大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容易淤积,河口附近的岛屿容易与e岸相连。故选A选项。读“2000年至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幅度图”,回答7~8题。7.我国各省份中,属于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是()A.川、陕、藏B.台、沪、京C.鄂、沪、皖D.甘、鄂、渝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低速增长省份均属于中部经济地带B.人口负增长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C.人口的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D.人口高速增长省份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答案7.D8.C解析第7题,从图例上先定位人口负增长的区域,再根据对各省份位置的认识可以判断具体的省份。第8题,人口低速增长的省份并不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负增长的省份集中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负增长的原因是人口的大量迁出,而人口的迁出则能够缓解当地的就业、生态等压力;人口高速增长的省份包括新疆和西藏,因此不能说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读“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完成9~10题。9.从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点是()A.以绿洲为中心,沿沙漠边缘呈条带状分布B.以城市为中心,沿河流、交通线呈条带状分布C.以交通枢纽城市为中心,沿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转折处呈条带状分布D.以矿产开发地为中心,沿矿产富集地区呈条带状分布10.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在内的“西三角经济圈”(图中圆内部分),将被打造成中国第四增长极。“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①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丰富②科技发达,交通便利③经济腹地和消费市场广阔④国家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