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一、课程说明(一)适用专业:音乐学专业(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三)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属于本专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理解音乐表现方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理论,发展音乐才能,打下巩固的专业基础。(四)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自学能力,懂得乐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五)先修课程:无(六)学时、学分数:72学时、4学分(七)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以课堂讲述为主,其他实践性环节为辅;配备钢琴(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本课程于大学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第一学期考核方式为考查,第二学期考核方式为考试,均属闭卷考核。2.对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采用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成绩记入平时表现成绩。3.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时分配表章节次数章节名称学时数72总学时理论其他1(一)音高4312(二)五线谱4313(三)节奏节拍6424(四)音程10645(五)和弦10646(六)调大调式小调式10647(七)五声性调式(民族调式)8628(八)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6429(九)转调42210(十)移调2211(十一)调式变音半音音阶全音音阶2212(十二)常用记号1113(十三)装饰音1114(十四)音乐的速度与力度1115(十五)旋律曲式11(二)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音高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律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基本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音的分组及自然全、半音,变化全、半音的构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音律的产生发展问题。重点与难点:1.基音、泛音、复点音、分音的概念及泛音列。2.现代音名与中国古代乐理中的律名,二者对应记忆,参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及部分教材的相关内容。3.自然全、半音及变化全、半音的概念及构成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音音的产生音的种类音的性质基音泛音复合音分音2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唱名3音的分组八度音域音区音的分组八度音域音区4音律音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三种律制的应用标准音中央C5变音记号变音记号变音记号的种类临时变音记号6自然半音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全音等音自然半音变化半音(有新加知识点)自然全音变化全音(有新加知识点)等音考核要求:1.音级、音列、半音、全音、音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的概念2.泛音列3.音的分组(音名组别的写法)4.了解三种律制的优、缺点以及现代、古代音名、律名。5.掌握自然半、全音与变化半、全音。思考题(作业):1.中国古代音乐与数学的结晶---有关三分损益法与十二律(参见童忠良著《乐理大全》,《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2.“六阴律”与“六阳吕”(参见童忠良著《基本乐理教程》音乐卷)第二章五线谱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五线谱、谱号、谱表等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基本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谱号、谱表、音符、休止符等正确规范的记写方法,为随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重点与难点:1.谱号、谱表、音符等的正确写法,(包括单谱表记二声部的两种写法)2.附点音符、休止符时值的计算及新加三附点音符时值的计算3.连音符时值的计算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五线谱五线谱谱号谱表2.音符单纯音符附点音符音符的正确写法3.休止符单纯休止符附点休止符休止符的正确写法4.延音线延长号延音线延长号5.音值的特殊划分连音符连音符连音符记由单纯音符形成的连音符由附点音符形成的连音符考核要求:1.计算多个音符的时值2.计算连音符时值3.单谱表记写二声部乐曲思考题(作业):1.连音符在实际演唱与演奏作品时的作用与应用第三章节奏节拍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曲调的骨架---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重要要素之一。学习节奏型,可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