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巩固新的价值区间,但供应周期性压力逐步加大――2009年上半年大豆行情回顾及下半年市场展望一、上半年大豆行情回顾2009年上半年对于商品市场而言是企稳并逐步回升的阶段,在经历了08年后期金融危机的洗礼而一落千丈后,各国政府开始积极展开救市行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上半年金融市场的主导,在此背景下流动性的增强使商品再度成为资金青睐的对象,以原油为首的商品价格逐步见底回升,并在时间上呈现“一季度筑底、二季度上涨”的局面。可以说,大宗原材料商品是各国政府纷纷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自六月底,原油指数、伦敦铜等指标类商品都已经自去年年底低点回升了超过80%的幅度。上半年大豆走势基本没有脱离宏观市场的影响,但相对于工业品价格上涨很大程度得益于市场流动性的增强,大豆自身基本面利多格局也为价格上涨推波助澜。由于阿根廷干旱造成大豆产量锐减超过1600万吨,加上中国国储托市价收购,美国大豆出口量大幅增长,使市场对于美国陈豆库存数据的预期一次次出现下调,这也支持美豆陈豆合约持续坚挺。而随着美国新年度作物种植的展开,大豆种植面积的增长及良好天气对新豆合约构成较大压力,市场逐步开始陷入调整。自六月底,美豆7月合约依然坚守在1200美分/蒲式耳之上,较去年最低点已经回升超过50%。11月合约则自高点回落至1000美分/蒲式耳一线。与美豆相比,大连大豆上半年走势相对平淡,市场参与度明显下降,有沦为中国期货市场二线品种的趋势。由于国储以1.85元/斤保护价收购计划达到715万吨,使国内压榨基本完全依赖于进口,而年初在进口成本远低于国储收购保护价的背景下,连豆走势上下两难,一方面保护价限制了其跌幅,另一方面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豆的现实又使连豆无法在现货市场上正常销售。而随着美豆在阿根廷减产因素的支持下大幅上涨,进口成本低廉的局面被打破,但连豆仍然没有起色,也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涨幅,因为国储抛售预期又反过来成为制约连豆上涨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资金纷纷转向油脂、豆粕等品种上,连豆陷入成交量和持仓量不断下滑的尴尬局面。纵观上半年走势,“上下两难”可以说是连豆行情最真实的写照。美豆指数走势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图表来源:文华财经、良运期货)连豆指数走势(图表来源:文华财经、良运期货)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二、下半年行情展望1、去杠杆化引发的跳水行情并未能巅覆原材料商品构建新价值区间的格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不累森顿体系瓦解后,浮动汇率制成为西方货币政策主导,而以美元定价的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并逐步形成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价值区间。直到2007-2008年,在弱势美元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原材料商品价格再度出现整体飚升并突破了传统的价值区间,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投机基金的介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去杠杆化的风潮引发了商品价格的大幅跳水。至年底商品价格陷入传统区间的高位一线进行震荡,商品价格未来何去何从?在《2008年商品年报》中,我们抛出了商品价格是形成新的价值区间还是重新回到传统区间的观点,并通过对大豆新年度供需格局的剖析作出了新的价值区间形成的推论。在09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商品市场已经作出了回应,无论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商品价格扭转了金融危机造成的颓势,是中国收储也好,各国救市也罢,商品价格守住了历史区间高点附近的底线并逐步走出低谷,尽管下半年行情某些品种受到自身供需格局压力仍有可能再度下探支撑,但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的地位在今后将不断受到挑战的客观事实决定了原材料商品已经彻底告别传统价值区间。同时,我们从各主要原材料商品价格明显强于CRB的表现也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全球下游消费的影响仍然持续,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下游商品价格的传导出现一定程度的停滞,商品整体通胀的氛围并未重新形成。尽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