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1·北京高考·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NaHCO3、Na2CO3的不同性质所引发的不同反应及定量计算的方法。【精讲精析】选C。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将混合物加热时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由对应关系2NaHCO3Na2CO3+CO2↑+H2OΔm84×262m(NaHCO3)b故m(NaHCO3)=b,m(Na2CO3)=a-bw(Na2CO3)=%=1-正确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CO2↑+H2O+NaCl1062×58.5m(Na2CO3)m1(NaCl)NaHCO3+HCl====NaCl+H2O+CO2↑8458.5m(NaHCO3)m2(NaCl)可列方程组如下:m(Na2CO3)+m(NaHCO3)=am1(NaCl)+m2(NaCl)=b可求得m(Na2CO3),进而求得质量分数正确C取ag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发生反应Na2CO3+H2SO4====CO2↑+H2O+Na2SO42NaHCO3+H2SO4====2CO2↑+2H2O+Na2SO4因逸出的气体中既包括CO2气体,还有水蒸气,且无法确定二者关系,故依据增重bg无法进行计算。错误D取ag混合物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Ba(OH)2+Na2CO3====BaCO3↓+2NaOH106197正确m(Na2CO3)m1(BaCO3)Ba(OH)2+NaHCO3====BaCO3↓+NaOH+H2O84197m(NaHCO3)m2(BaCO3)可列方程组如下:m(Na2CO3)+m(NaHCO3)=am1(BaCO3)+m2(BaCO3)=b可求得m(Na2CO3),进而求得质量分数2.(2011·福建高考·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思路点拨】了解社会、生活、环保和技术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精讲精析】选A。常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利昂等,氮气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3.(2011·海南高考·9)“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思路点拨】可以依据如下反应流程进行分析:【精讲精析】选A、D。碳酸钙高温分解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该方法的缺点是能耗大,A选项正确;整个过程中,CaO和NaOH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选项错误;“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的是NaOH溶液和碳酸钙沉淀的混合物,只需过滤即可,C选项错误;该方法吸收了CO2,并且把重新收集到的CO2进行利用,制备甲醇等化工产品,可减少碳排放,符合“低碳经济”原则。4.(2011·山东高考·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思路点拨】先准确推断出该元素为硅,然后对照它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判断。【精讲精析】选A。通过信息可推知该元素为Si。B项,其单质能用作半导体材料而不能用作光导纤维,B错误;C项,它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C错误;D项,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Si,故SiH4的稳定性弱于甲烷,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