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6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6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6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单项选择题如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解析:1.D2.C3.A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①是西气东输线路,西气东输是把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和广东,没有经过我国的第一级阶梯,A错。穿过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四个自然带,B错。目标市场是上海和广东,C错。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D正确。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②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受地势影响水可自流,A错。中线工程水质较好,B错。中线工程建设要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C正确。中线工程对海河防洪没有影响,D错。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③是我国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电能是清洁能源,可改善输入地的大气环境质量,A正确。对出口加工工业、外来务工人员、电子工业升级没有影响,B、C、D错。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4~6题。4.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km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6.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解析:4.B5.D6.D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东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相比,南部蒸发较强,而辽河下游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第5题,从河流的流向看,该工程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不能自流;该工程主要沿河分布、耕地占用较多;该工程跨纬度5°左右,线路长度500km左右;该输水线路沿河构筑,以平原地形为主。第6题,该工程从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区水量减少,因而有利于减小洪水危害。(2018·盐城中学模拟)美国加利福尼亚水道工程是把萨克拉门托河的上游河水调往南方的工程。读图回答7~8题。7.与调出区相比,调入区()A.年降水量大B.海拔高度低C.太阳辐射强D.正午太阳高度小8.该调水工程最有利于缓解()A.北部地区的水土流失B.北部地区的地面沉降C.南部地区的航运不便D.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解析:7.C8.D第7题,据题意和图分析可知,调入区的纬度较调出区低,太阳辐射强。第8题,据题意分析可知,该调水工程将水资源调往南方,最有利于缓解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二、双项选择题(2018·盐城模拟)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策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读甲国位置图,完成9~10题。9.该国实施西水东凋工程的原因有()A.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自流B.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C.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D.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10.调水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B.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C.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D.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解析:9.BC10.AB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调水线路沿线经过山脊,调水不可以全线自流,西部地区地处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而东部城市多,需水量大。第10题,调水工程可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水资源调入与调出与港口没有太多联系,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到东部重工业的问题。(2018·南通模拟)为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因流域面积小和地下缺少含水层而引发的干旱问题。让沿线482万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