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的职业面貌本章讨论下列内容:从CIO的角色演变看企业信息化CIO角色分析之领军人物信息化的“一把手”工程概念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者CIO的职责分析CIO的胜任条件如何评价CIO呼唤CIO——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信息化经验摘自---《AMTeam》3月31日下午,车宁祖被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安排作为北京市重点企业的CIO介绍信息化的经验,但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技术大楼四层的会议室,车宁祖却笑着说“我是计算中心主任,但肯定不算CIO,因为CIO是属于管理范畴的概念,我的职责更多的还处在技术层面上。而我们信息化推进工作急需的就是CIO。”北京吉普从1993年花三四十万美元开始上SSA公司的MRPII系统,本意就是为了整合公司内的信息孤岛,现在10年过去了,原定实施的16个模块至今实施了8个,而信息孤岛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分析并不成功的MRPII系统实施的原因时,车宁祖认为,“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上MRPII系统还是有些超前,企业在实施大型信息系统方面基于心理、管理和技术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我们缺少一位明晰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战略、对各部门都有协调能力的CIO。”今年北京吉普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建企业门户等系统,主要还是为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但这似乎仍只是权宜之计,因为门户系统只是从技术层面上解决系统整合问题,但并未涉及到各业务部门的管理问题。不过车宁祖仍然尽力着,希望在北京吉普CIO空缺之际把孤岛问题解决得更好。CIO空缺遭遇尴尬计算中心在北京吉普中调换的部门最多,“计算中心实施MRPII之初隶属公司人事部,后来分别换到了财务部、企业管理部、综合技术部、总经理办和现在的公司事务部。”车宁祖谈到这一话题时似乎也有些无奈,“其实MRPII系统的实施并不归计算中心管,当时北京吉普设立了企业信息化指导委员会和一个项目推进小组,而计算中心是下属于推进小组负责技术支持的。但在1998年公司机构改革之际,推进小组的人都离开了,MRPII的项目既没人抓也没人管,一直到2001年的这几年中,北京吉普的信息化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计算中心的主要工作和IT开支大多集中在旧系统的维护上。”谈起信息孤岛,车宁祖深有感触,“在MRPII实施期间,北京吉普的各个部门也都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但各部门在上各自的项目时,如需要用到计算机设备时大都自己解决,还大都喜欢买越贵、越好的产品,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在旧的信息孤岛还没完全整合之际,新的孤岛又很容易地产生了。”“如果我们有一位CIO,计算中心肯定不会换这幺多部门,新的孤岛完全可以避免,MRPII的实施也不会需要这幺长时间。”编码统一问题涉及部门协调2003年3月14日,北京吉普的一款新车型“速跑”正式上市,其特点是批量小,但零件非常多,很多新零件库房管理员都没有见过。结果该车型在试装的时候就出过问题部分零件找不到,也不知道放哪儿了;甚至不知道送来的大箱子里有什幺零件,是哪个生产车间订的,该送到哪条生产线的哪个工位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试装时的编码未统一有直接关系。原来北京吉普的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生产车间一直采用自己的一套编码。多年运作下来,每个部门都已经各自习惯了原来的编码,谁也不愿意换。而编码问题没有解决,也是车间作业控制系统还没有在北京吉普实施的重要原因。“其实车间作业控制系统非常管用,上了这套系统后,如果以后这辆车的某些零件出了问题或故障,厂家马上就能知道是哪一家供货商在哪一天提供的零件,也知道该车出厂前是由哪一名工人组装或检测的。”车间作业控制系统是北京吉普MRPII系统中还没有实施的一个模块,车宁祖介绍,“我们计划上16个模块,到现在为止上了采购、物料需求计划、制造数据管理、库存、能力需求、应收、应付和总账等8个模块,但车间作业控制、生产计划等系统现在还没有实施(还包括客户订单、成本会计、多币制等小模块)。而且实施过的总账财务模块用得也不顺,因为原来的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各个分厂和部门有自己的小账,账目也有分目、分用途的作法,但两套账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而且除了采购账目和银行结款账目之外,北京吉普还有大量的账目体系,所以总账并不够清楚。到2002年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