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当前的问题和出路王永强本人有幸参与南方某地区企业管理信息化试点企业验收工作,耳闻目睹了现场演示及部分业务操作,结果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企业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管理软件改善管理水平,科技提升管理效益方面获得了可以推广的经验。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一些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工作在短短的几年中都已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包括OA、DCS和ERP系统,其规划的目标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各企业的进展存在进度上的差异,但大体的方向是正确的,系统运行正常。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了良好的基础。其特点是:1、信息化基础好,工业自动化在前,管理信息化紧跟本次验收的绝大部分企业都都有生产线上的DCS系统,实现了数控、CAD\CAM计算机的自动化生产管理。从产品设计、制模到车间的流水线自动化上看,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管理信息化在工业自动化之后出现了强劲的需求,ERP的资源管理思想正在被广泛地接受,大多数企业都自主地提出了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要求。2、企业一把手重视,组织得力验收中发现试点企业都成立了内部的信息化领导机构,绝大多数企业的一把手或是副总能够亲自挂帅,成立了内部的信息管理部门,配置了专业人员组织设计开发工作,部分企业还培养了自己的开发队伍,同时也引进了合作伙伴,从组织上保证了信息化工作的质量。3、基础建设扎实,网络设施优良尽管信息化的进展存在差别,但企业的硬件与运行环境在最近几年中普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网络的覆盖面积、带宽及安全设施都走在了前面,一般都做到了1000M到楼,100M到桌面的通讯条件,信息化的基本建设投入比较大,为今后的发展下了良好的基础。4、投资合理,工作务实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投资,管理不当也会出现“IT黑洞”现象,但我们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是慎重的,在网络、硬、软、实施方面的投资比较合理,体现了务实的精神。5、规划先行,分步实施企业一般都做了自己的信息化规划及分步实施计划,规划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考虑了战略发展的要求;实施中有重点,重实效,引进了项目方法,有的还引入了信息化的监理机制,注重了培训和流程改善。6、从企业需求出发,寻求个性化应用企业在实施中,注意到了自己的管理需求和个性化应用,一般都提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特点要求,不盲目求新求快,并要求软件提供商进行二次开发。这表明了企业对自身信息化的认识程度跃上了新的台阶。7、对企业资源系统的认识趋于成熟,有创新ERP系统是一个闭环的系统,但其思想是开放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实施中体现了这一理念,有的企业还提出了新了发展与完善要求,如提出了APS(ERP的高级应用)及“动态联盟”的概念,使ERP向外部供应商扩展。8、信息化的理念已扎根,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已形成ERP说到底是企业自己的内功,没有企业的内在需求是很难成功的。目前的结果说明企业的内在动力正在形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之后,所有验收的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下步要求。9、企业信息化的软件平台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从实施的软件来看,企业选择软件系统供应商的标准各有所异。有软件巨人SAP、ORACLE,也有自主开发的ERP系统,还有与国内厂商联合开发的。从目前的阶段性成果上看,效果都是成功的。10、经济效益、管理效率提升明显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重大的、长远投资,其回报必将在管理和效益两方面显示出来。从验收情况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普遍得到了提高。最为突出的是库存资金占用量下降,收入上升,应收款下降,人工成本减少。11.信息化的初步战役见了成效,但实施效果和进度参差不齐总的信息方向是朝着全面信息化的,由于企业信息化起步时间不同,认识不同,做法各异本次验收表现出了不同的信息化道路。第一种是一次到位型的,采用了国外的大型ERP系统,为以后的应用铺垫了可扩展的平台;第二种是自主开发的模式,投资少,见效快,还培养了自己的信息化队伍;第三种是联合开发的模式,企业提出自己的经营模式,由软件公司实现软件化。企业的实施模式各有优势,但长期上看,自主开发及联合开发的投资重头戏在后面,国外软件在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