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人口、城市与地理环境第36练城市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右图示意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3~4题。3.图示信息表明()A.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化稳步发展B.1965~1975年,我国城市化与世界同步发展C.1975~199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D.199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4.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我国目前()A.城市化仍处于初期阶段B.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快速发展D.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5~6题。5.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6.图乙显示,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下图完成7~8题。7.2010年世界的城市化水平约为()A.50%B.20%C.80%D.90%8.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甚至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C.“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10.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C.优化配置道路资源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读“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发展变化示意图及杭州市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1~12题。11.对杭州市城市形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双选)()A.河流B.地形C.交通D.气候12.下列关于杭州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工业化的发展B.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重都在减小C.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二、综合题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8月11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五大产业园区”和“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按照主城区标准,推进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市镇聚集;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村民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