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CRSSC)2008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专委会在各位会员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下,开展了如下工作。一、组织发展工作1.2008年8月22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国胤教授所作的上一届专委会工作报告,然后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出了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25名、副主任委员4名、主任委员1名、名誉主任委员1名。2.配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工作要求,积极发展委员和会员。专委会制订了《组织换届和会员发展计划书》,专委会主任班子就会员发展细则达成共识,规定每位常务委员发展会员10人,每位委员发展会员5人,并约定截止日期为10月1日。经过多方联系,截止到2008年10月31月,会员注册总数达到447人(含部分网上无法显示注册但实际注册的会员),实现了注册人数上的飞跃。二、组织学术活动(全国学术会议)1.2008年8月,在河南新乡组织召开了第八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CRSSC2008)、第二届中国粒计算学术研讨会(CGrC2007)、第二届中国网络智能学术研讨会(CWI2007)联合国内学术会议CRSSC-CGrC-CWI2008。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CRSSC2008)、第二届中国Web智能学术研讨会(CWI2008)及第二届中国粒计算学术研讨会(CGrC2008)联合会议(简称CRSSC-CWI-CGrC2008联合会议)”于2008年8月21日至24日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陆汝钤院士、张钹院士应邀担任了本次联合会议的名誉主席,刘清教授、焦留成教授和石纯一教授应邀担任了本次联合会议的会议主席,王国胤教授、徐久成教授和黄厚宽教授担任了本次联合会议的程序委会主席,薛占熬教授和吴渝教授应邀担任了本次联合会议的组委会主席,吴伟志教授、李天瑞教授、苗夺谦教授、米据生教授、高阳教授、胡学刚教授应邀担任了本次联合会议的三个分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会议还得到了河南师范大学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保障了会议的成功召开。作为国内计算机界和人工智能界的主要学术活动之一,CRSSC-CWI-CGrC2008得到了众多学者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本届会议共收到论文249篇,论文稿件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地区)的所有省区,还收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学者的稿件,录用的论文综合反映了我国粗糙集与软计算、Web智能及粒计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程序委员会邀请39名专家对所有论文进行了通讯评审。之后,于2008年4月26日-27日,又邀请了13名专家在河南师范大学对通过初审的论文稿件进行会审,最后经作者修改和会议组委会审查,录用发表了116篇稿件,接收率为46.5%。这些论文分别在《计算机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KnowledgeEngineering》(IJCSKE)的正刊和《计算机科学》杂志社为本次大会出版的会议论文专集(第35卷8.A期)等发表。会后,还将推荐部分论文的修改扩充版给《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The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WebIntelligenceandAgentSystem》等EI收录的学术期刊。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国内外70余所学校和科研单位的19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特邀代表11人。会议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张钹院士、安徽大学张铃教授,以及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TYLin(林早阳)教授、加拿大里贾纳大学YYYao(姚一豫)教授、香港浸会大学JimingLiu教授、美国DrexelUniversity的XiaohuaHu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祝峰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和讲座。除会议代表外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学院、新乡学院等河南省内高校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旁听了大会报告,参加大会报告的人数达到了220余人。除大会报告外,本次联合会议还以粒计算和知识技术作为主要议题进行了学术论坛研讨,另有116篇论文参加了会议分组交流报告。经程序委员会严格评选,选出了4篇优秀学生论文。本次会议综合反映了我国粗糙集与软计算、Web智能及粒计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