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学习内容】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交通方式变化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一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二是交通运输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4)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将各聚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如美国东部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5)举例1:浙江嘉兴市(兴)嘉兴市城市的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带动了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举例2:江苏扬州(兴衰)因历史上大运河开凿而兴起;由于大运河淤塞,以及京沪铁路建成和海上运输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缓慢;由于历史名城旅游业的发展,扬州再度兴起。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6)举例:株洲市城市形态的演变1949年前,株洲市城市用地规模小,主要沿湘江呈带状分布。后来由于铁路的开通,株洲市现有街区主要沿铁路分布。株洲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株洲是一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商业网点:指能够聚集人流、物流的各种“节点”。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人流、物流功能的商业中心。(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影响的表现:一是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二是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3)平原、山区商业网点分布比较(下表)----交通对不同地理环境地区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地区不同点相同点自然环境交通运输人口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大方式单一,线路稀少稀少小都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相对方便的地方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方式多样,线路密集稠密大(4)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吸引大量的购物者。商业网点的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市场最优。商业网点位置:交通线附近(交通最优);市中心(市场最优)。商业网点位置变化及原因:由市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高速公路或市区环路边缘布局,如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等商业网点。原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的形成;市中心商业区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郊区地价低;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客观上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商业中心。二、梯度练习,理解和运用知识【学法提示】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理解知识;有疑则问,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或同学探讨;独立学习是前提,能够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教师讲析练习时,请在有疑问或错误的问题下做好笔记。【学习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试题部分1必做习题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A.aB.bC.cD.d2.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A.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B.沿湖分布C.沿交通线分布D.沿等高线分布【答案】1.B2.C【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b聚落相对于其他三个聚落交通更加便利,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第2题,图中的聚落以靠近铁路、公路分布为主。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密度最小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①地形②地租③市场④交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答案】3.A4.C【解析】第3题①地等高线密集,海拔高,为山地,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商业网点密度小。第4题,图中P地位于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便捷,同时地处城区外缘,土地价格低。读某聚落形态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