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学习内容】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控制人口增长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负担日益突出;人口素质较低。(2)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原因问题: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很少,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能源短缺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快,资源浪费严重。原因: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惊人。(3)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原因问题: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并迅速由城市波及乡村;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具体表现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海水污染严重;垃圾污染严重;噪声污染问题突出;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原因,更有来自经济、人文社会的原因。(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单签肩负着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其次,我国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必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诸如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解决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实施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另外,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集约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循环经济的含义是指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3)循环经济和循环经济比较项目循环经济传统经济资源利用方式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粗放利用资源利用率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物质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结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4)清洁生产的含义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它克服了传统工业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5)工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工业循环经济的途径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获得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并在生产全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污染来源,获得环境效益。农业: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相结合,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6)举例: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该工厂布局的工业类型:原料导向型。生产特点:清洁生产。所有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均进入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资源;污染物被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工业与农业有机结合;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分弊端。两个效益:其生产工艺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环境的排废降到最低程度,环境效益显著。同时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了发展经济和兼顾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传统酒精厂造成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