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医院整改方案医院等级复审整改方案省卫生厅医院复查及管理评价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等级复评和管理年活动检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汇报如下。一、医院管理方面。按照卫生部《全国医院工作制度及工作人员职责》重新制定医院工作制度及工作职责(2006年完成),对医院领导工作分工进行了调整,医疗工作有一位副院长主管,各科有位领导联系。按系统建立医院管理协调机制有关制度,使医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按现场办公的程序和内容,制作记录表格,完善院长现场办公记录,详细记录督办内容。职工代表大会要实行代表签到制度,对职代会讨论和决议情况要做好会议记录,并落实到专人负责。结合医院的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修建、大型设备的购置及关系职工奖惩办法实施等项工作时,要按照《医院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利用党政工联席会和吸收职工代表参与的方式进行参政议政。二、医疗质量方面。(一)根据省卫生厅检查组专家的意见,为加强院级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建设,经院领导研究,报中物院人事教育部批准后,决定增设一名院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专职人员,修订和补充医疗、病案、输血、院感、药事管理的工作制度,并有效开展质控工作。(二)按照《省医院复查与评价标准》要求,重新修订完善院级质控对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方案,针对临床、医技科室的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和死亡病人讨论等十二个核心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并引导科室质控小组抓好环节质量。同时,重视内涵质量的考核,通过不断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反第1页共12页馈等措施,使基础医疗质量逐步提高。(三)为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掌握岗位职责、医疗护理的核心制度,进行岗位职责、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题讲座培训,增强全院医务人员依法执业、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医疗护理操作常规的意识和能力。(四)要求全院医务人员认真按照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规范》、《省病案评审标准》〉书写病历,质控科将组织专家定期对临床科室住院病人的病历进行检查考核,重点考核影响医疗环节质量的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危重病人抢救记录、会诊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核心记录的内涵质量,促进我院病案质量更加符合法律要求。(五)严格执行卫生部会诊管理暂行规定,重新设计我院医师外出会诊通知及院外专家会诊邀请函,要求医务人员耐心向病人或家属交待或解释病情治疗及手术后的效果,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后,由医务科负责联系落实。(六)重新建立统一规范的医疗纠纷投诉记录,将投诉病人的姓名、年龄、联系电话、投诉时间、投诉内容、调查经过、处理解决意见规范完整的记录。对当事科室和个人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后的验证效果登记载册。三、药事管理方面。定期(每季度)召开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重新明确和细化分工,修订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文件,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合理用药、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等制度,增强可操作性,切实做好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分析和通报工作,不断提高药事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严格控制特殊药品的使用和逐步完善抗感染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逐步扩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性。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和教育,定期抽查门诊部和临床各科处方,做好统计分析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讨论通报和整改,努力提高处方开具和病历书写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第2页共12页争取处方合格率达到90%以上。根据检查组专家的建议,为推动我院临床医师更加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针对临床医师选择预防应用抗生素时间过长,选择首次使用抗生素的档次过高,更换抗生素理由记录不详细等问题,医务科将再次组织安排全院医师进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专题培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