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化[增分强化练]一、选择题下表是我国某城市常住户籍人口与就业人口变化统计表,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时间城区郊区常住户籍人口(万)就业人口(万)常住户籍人口(万)就业人口(万)198015020050101990260350603020003804501007020106207001508820156506004503601.表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显示出该市()A.城区就业压力一直大于郊区B.郊区增加的人口来自城区C.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为人口迁移D.外来务工人员比例持续增加2.图中所示功能区为()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教区3.推测2010年以来,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产业迁入B.新校区使用C.城区房价高D.城区环境污染解析:第1题,表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显示出该市2010年前,城区就业压力一直小于郊区,A错。郊区增加的人口是外来人口,不可能是城区人口外迁,B错。就业人口超过户籍人口,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为人口迁移,C对。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计算,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先增加后减少,D错。第2题,图中所示功能区迁入人口年龄段最多的是18~23岁,应是大学生入学,功能区为文教区,D对。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迁入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A、B、C错。第3题,推测2010年以来,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迁入,导致劳动力人口大量迁入,A对。图中郊区增加的是就业人口,新校区使用入学人口多,不是就业人口,B错。城区房价一直比郊区高,C错。郊区增加人口远大于城区减少人口,城区环境污染不是主要原因,D错。答案:1.C2.D3.A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为此,有学者将城市划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等类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个不同类型的城市,每框的三位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各指数均采用1~5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相对地位越高。据此回答4~5题。甲乙丙丁1980年2214333444352016年5443334343244.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增长城市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关于四座城市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是()A.甲: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B.乙:对外来人口的引力增大C.丙: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D.丁:厂矿资产闲置现象突出解析:第4题,丙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增大,说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上升,但是人口规模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说明该城市可能经历了传统产业衰落、外来劳动力减少,其后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故选C项。第5题,甲城市从小城市发展为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顶级的大城市,仅依靠传统制造业是很难达到的;乙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基本稳定,这说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属于潜在收缩型城市;丙城市的人口数量指数减小,仅能说明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就本地而言,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仍会有所提高;结合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丁城市的各项指标显著收缩,一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厂矿倒闭或效益低下,形成大量的闲置土地、设备等,故选D项。答案:4.C5.D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完成6~7题。年份年龄段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1990年0~19岁2.31%2010年20~39岁1.81%2015年25~44岁1.96%6.该市()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7.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A.基础设施改善B.生态环境趋好C.生活成本降低D.就业机会增多解析:第6题,读表格信息可知,2015年25~44岁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人口比重为1.96%,比2010年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所占比重有所增长,说明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D正确;A、B、C中相关信息都不能直接从表格中获取。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说明该市就业机会增多,有经验的劳动力回乡也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收入,D正确。答案:6.D7.D大规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