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5页岱山县东沙工业基地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1、东沙工业基地简介2002年中旬岱山县泥峙镇(现为东沙镇)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更好地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科学整合劳动力、土地等潜在的资源优势,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打破传统的一乡一镇自我发展的封闭格局,大胆提出在原泥峙、高亭、东沙三镇交界处“金三角”地块构建岱北工业园区的规划设想。2003年5月县委、县政府同意批复成立岱山县岱北工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要求做好岱北工业开发区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及土地的收储工作、招商引资工作等,促进开发区整体发展。岱北工业基地于2003年开始实质性启动,一期规划179亩。为加快工业基地的开发进度,东沙镇政府先后投入700多万元资金用于岱北工业基地的征地和水、电、广电、移动、电信、联通、道路及厂区场地平整等“7通1平”先期基础设施建设,以期筑巢引凤。同时,积极向外进行项目推介、招商引资。并对进区企业实行一站式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方式。时至今日,岱北工业基地一期已全部开发,为了使岱山县的经济在“十一五规划”及今后的发展,东沙工业基地的建设刻不容缓。建成后的东沙工业基地对于进一步壮大区域内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对东沙、岱西、岱东、高亭镇的工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进作用,同时还将拉动一片新的家庭企业的形成。此外,岱北工业基地的开发必定会提升人气,汇聚一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这将对宫门“金三角”地区成为本岛辅中心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第2页共35页第1页共3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5页2、东沙新区建设与东沙工业基地的关系岱山县东沙镇于2006年2月编制完成了《岱山县东沙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得东沙工业基地开发建设依托东沙新区的启动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现状工兴路已有部分上规模企业和小型企业为基础,环岛公路、沿海环路等贯通之后,交通条件改善,大片盐田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与国家的土地政策也不矛盾,较适宜满足岱山、东沙今后工业发展的需求。东沙镇北部海域实施围垦后,将会有约4000亩盐田可作为工业基地开发建设用地,根据岱山县城总体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东沙为岱山本岛副中心城镇。因此工业基地的开发不仅对东沙镇,对整个岱山县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相关规划对岱北工业基地的重视06年起,岱山县十一五规划开始全面启动,“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的构建,对一轴(岱山岛-长涂岛)北部的工业基地给予厚望。第二章现状概况一、基地概况1、地理位置东沙镇位于岱山岛西北端,北濒岱衢洋,东邻岱东镇,南与高亭、西与岱西两镇接壤。规划区位于东沙泥峙社区北部,高东线、环岛北线作为区内外主要联系交通。2、气候气象⑴风象:东沙镇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气候适宜。季风气候明显,1-3月、11-12月以北风为主,4-8月以东南偏南风为主,9-10月以东北偏北风为主。第3页共35页第2页共3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5页⑵气温:年平均气温16.2℃,最热8月,月均气温27.3℃;最冷1月,月均气温5.4℃,年无霜期长256天。⑶降水:年平均雨日133.9天,平均降雨量899.5毫米,每年一、十二月降雨最少,7-9月为全年雨量最多的月份。3、地貌水文本基地用地处于三面环山的海涂冲积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规划范围内用地大部分为盐田。盐田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1.2-1.8米,周围建成区地面标高一般为1.9-2.4米,局部近山体地块标高可达到3.0-4.0米及以上(黄海高程)。规划区域内无大河,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潮汐和风浪。潮汐:海域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近岸潮流基本呈东西往复流,多年平均潮差2.31米,最大潮差4.83米,20年一遇的最高潮位为3米。风浪:岱山外海海域受大风影响或台风过境时,风浪较大,最大波高3米以上;近海海域由于有众多岛屿形成的天然屏障,风浪相对较小,最大波高2米以下。4、防自然灾害本区防自然灾害主要有两方面:防风: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