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德国的木桁架建筑Fachwerkhaus在德国的小城镇和乡村,经常可以看到墙壁为格子状的老房子。粗粗一看,会误以为那些木格子只是一种装饰图案,其实不然。这些裸露于外墙的木架构成或简洁或繁复的几何图案,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木架的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构成整座房屋的框架。就好比骨骼支撑整个身体,使人可以行走站立。木架塑造出房屋的风骨和气概,木架之家填充的泥坯则好比人的血肉,使人具有生命的温暖和活力,而外墙上涂的那层墙皮自然就是人的皮肤了外墙有泥坯的部分通常刷成白色,深褐色的木架裸露在外面,白墙黑梁,清新大这种房子叫做木桁架建筑。所谓桁架,就是以特定的方式构成方形或者三角形的一组构件(如梁、杆、条),用以构成一个刚性构架,可以在大面积上支承荷载,当桁架受到外力时,如果没有一个或更多的构件变形,整个结构就不会变形。由于建筑方法和材料的限制,桁架建筑一般不会很高大,多见于普通民居。建造时先用结实粗大的木料搭起房屋的骨架,这就对木料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用橡树或者冷杉,因为其木质坚硬,树干笔直挺拔,便于加工木架的结构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根据木料的长短粗细和个人的审美趣味灵活搭配,横向竖向、斜向、甚至交叉都可以,有些讲究的工程会选用规整的木材做出纷繁复杂的图案,显得庄重威严,普通的民居不需要这样的排场,只要搭建出房屋的框架就可以,会给人朴拙单纯的印象。不管外表如何,木架的结构必须科学合理,能够承受整座房屋的重量。德国现存的很多木桁架建筑历经数百年屹立不倒,可见当时无论在用料还是建造技术上都是过硬的。木材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既坚固又环保,而木材在以广阔的森林面积闻名于世的德国正是应有尽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有。填充在木架之间的粘土也是随处可得。由于粘土本身不够坚固,所以需要在里面加“钢筋”,从前当然没有钢筋,就用软木条或者藤条。把木条或者藤条根据填充处的大小编成篱笆状,嵌进填充处,然后注入粘土。粘土中往往掺有轧碎的麦秸秆,可以加强泥坯的韧性。也有的用石块填充木架之间的间隔,这种方法难度大一点,用的较少。成本更高一点的填充料是砖块,也比较少见。墙体成形以后在粗糙的墙面上抹上一层光滑的粘土,最后再刷上涂料,一座木桁架房子就建好了!早在十二世纪德国人就已经开始建造木桁架建筑,就地取材,简便易行。与古代和中世纪的石砌建筑相比,木桁架建筑不够高大规整,尤其是年深月久以后,房屋的一些地方会出现倾斜和变形。但是在中世纪,平民百姓用不起石料,木架房屋造价不高,难度不大,坚固耐久,一座房子两到三层,可供一家人遮风避雨,正是老百姓的最佳选择。今天德国境内还有两百五十多万座保存完好的木桁架建筑。德国人是个恋旧的民族,虽然德国现代化的程度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是他们始终在小心翼翼地地守护着先人留下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德国有很多精致的小城,在那里几乎看不到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悠长的小巷里古朴的木桁架老屋一座挨着一座,墙上缠绕着常春藤,窗台上鲜花盛开。即使是德国的大城市也少见摩天高楼林立的景象。但是当我们走进那些百年老屋,却会发现内部的生活设施绝不逊于现代建筑,暖气、电源、冷热水、抽水马桶、浴室等一应俱全。于是修缮后的木桁架建筑就成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下图为德国麦宁根(Meiningen)市的一个木结构房屋始建于大约公元1600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实际上旧房改造比造新房子花费更大,工程也更复杂。修缮木桁架建筑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儿,因为泥坯墙稍微动一下就会弄得屋里尘土飞扬。不过一切资金和人力投入都是值得的,作为德国的典型建筑样式,木桁架房屋已经成为德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德国木结构建筑示意第4页共11页第3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1页原来外立面效第5页共11页第4页共11页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