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一 ARIMA模型建立与应用VIP免费

实验一 ARIMA模型建立与应用_第1页
1/16
实验一 ARIMA模型建立与应用_第2页
2/16
实验一 ARIMA模型建立与应用_第3页
3/16
实验一ARIMA模型建立与应用一、实验项目:ARIMA模型建立与预测。二、实验目的1、准确掌握ARIMA(p,d,q)模型各种形式和基本原理;2、熟练识别ARIMA(p,d,q)模型中的阶数p,d,q的方法;3、学会建立及检验ARIMA(p,d,q)模型的方法;4、熟练掌握运用ARIMA(p,d,q)模型对样本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三、预备知识(一)模型1、AR(p)(p阶自回归模型)xt=δ+φ1xt−1+φ2xt−2+⋯+φpxt−p+ut其中ut白噪声序列,δ是常数(表示序列数据没有0均值化)AR(p)等价于(1−φ1L−φ2L2−⋯−φpLp)xt=δ+utAR(p)的特征方程是:Φ(L)=1−φ1L−φ2L2−⋯−φpLp=0AR(p)平稳的充要条件是特征根都在单位圆之外。2、MA(q)(q阶移动平均模型)xt=μ+ut+θ1ut−1+θ2ut−2+⋯+θqut−qxt−μ=(1+θ1L+θ2L2+⋯+θqLq)ut=Θ(L)ut其中{ut}是白噪声过程。MA(q)平稳性MA(q)是由ut本身和q个ut的滞后项加权平均构造出来的,因此它是平稳的。MA(q)可逆性(用自回归序列表示ut)ut=[Θ(L)]−1xt可逆条件:即[Θ(L)]−1收敛的条件。即Θ(L)每个特征根绝对值大于1,即全部特征根在单位圆之外。3、ARMA(p,q)(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xt=φ1xt−1+φ2xt−2+⋯+φpxt−p+δ+ut+θ1ut−1+θ2ut−2+⋯+θqut−qΦ(L)xt=(1−φ1L−φ2L2−⋯−φpLp)xt¿δ+(1+θ1L+θ2L2+⋯+θqLq)ut=δ+Θ(L)utΦ(L)xt=δ+Θ(L)utARMA(p,q)平稳性的条件是方程Φ(L)=0的根都在单位圆外;可逆性条件是方程Θ(L)=0的根全部在单位圆外。14、ARIMA(p,d,q)(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差分算子:Δxt=xt−xt−1=xt−Lxt=(1−L)xtΔ2xt=Δxt−Δxt−1=(1−L)xt−(1−L)xt−1=(1−L)2xtΔdxt=(1−L)dxt对d阶单整序列xt~I(d)wt=Δdxt=(1−L)dxt则wt是平稳序列,于是可对wt建立ARMA(p,q)模型,所得到的模型称为xt~ARIMA(p,d,q),模型形式是wt=φ1wt−1+φ2wt−2+⋯+φpwt−p+δ+ut+θ1ut−1+θ2ut−2+⋯+θqut−qΦ(L)Δdxt=δ+Θ(L)ut由此可转化为ARMA模型。(二)模型识别要建立模型ARIMA(p,d,q),首先要确定p,d,q,步骤是:一是用单位根检验法,确定xt~I(d)的d;二是确定xt~AR(p)中的p;三是确定xt~MA(q)中的q。平稳序列自相关函数ρk=cov(xt,xt+k)√var(xt)√var(xt+k)=cov(x0,xk)√var(x0)√var(x0)=rkr0ρ0=1,ρ-k=ρk(对称)1、平稳AR(p)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1)平稳AR(p)的自相关系数xt=φ1xt−1+φ2xt−2+⋯+φpxt−p+ut|φi|<1,i=1,2,…,p,E(ut)=0xt−kxt=φ1xt−kxt−1+φ2xt−kxt−2+⋯+φpxt−kxt−p+xt−kut,k>0γk=φ1λk−1+φ2λk−2+⋯+φpλk−p,k>0平稳AR(p)的自相关系数是ρk=φ1ρk−1+φ2ρk−2+⋯+φpρk−p,k>0(2)k阶平稳自回归过程AR(k)的偏自相关系数xt=φk1xt−1+φk2xt−2+⋯+φkkxt−k+utxtxt−j=φk1xt−1xt−j+φk2xt−2xt−j+⋯+φkkxt−kxt−j+utxt−jγj=φk1γj−1+φk2γj−2+⋯+φkkγj−k两边同除以γ02ρj=φk1ρj−1+φk2ρj−2+⋯+φkkρj−k对任意j>0都成立。根据ρ0=1和对称性ρj=ρ−j,得到Yule-Walker方程组ρ1=φk1+φk2ρ1+⋯+φkkρk−1ρ2=φk1ρ1+φk2+⋯+φkkρk−2⋯ρk=φk1ρk−1+φk2ρk−2+⋯+φkk对于给定的k,ρ1,ρ2,…,ρk已知,每个方程组最后一个解就是相应的偏自相关系数:φ11,φ22的,…,φkk。ρ3是k=3的自相关系数,意义:度量平稳序列xt与xt-3的相关系数,至于中间xt-1,xt-2起什么作用无法顾及。φ33的k=3的偏自相关系数。意义:剔除中间变量xt-1,xt-2的影响后,度量xt与xt-3的相关程度。2、平稳MA(q)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1)MA(q)自相关系数xt=μ+ut+θ1ut−1+θ2ut−2+⋯+θqut−qγk=E(xtxt−k)={σ2(1+θ12+θ22+⋯+θq2),k=0σ2(θk+θ1θk+1+⋯+θk−qθq),0qρk=rkr0={1,k=0(θk+θ1θk+1+⋯+θk−qθq)/(1+θ12+θ22+⋯+θq2),0q当k>q时,ρk=0,xt与xt+k不相关,这种现象称为截尾,因此可根据自相关系数是否从某一点开始一直为0来判断MA(q)模型的阶数q。(2)MA(q)偏自相关系数MA(q)模型对应一个AR(∞),通过AR(∞)来解决3、ARMA(p,q)有拖尾特征,p和q的识别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一 ARIMA模型建立与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