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电子商务与物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的概念和发展;明确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分类、特点;了解配送中心运作的主要类型;电子商务下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了解国外和我国物流发展情况和解决的方案。【教学重点】:物流的分类和管理;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和主要发展趋势【教学难点】: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和主要发展趋势【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听老师讲解、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课时】:6物流概述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传人我国,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另一条途径是“Physical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今。所谓物流:就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的统称。·物流是研究对系统(企业、地区、国家、国际)的物料流及有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与管理的科学理论。·物流是包含物质资料的废弃与还原,连接供给主体与需要主体,克服空间与实践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综上所述,物流主要有以下特点:⑴物流一般是由对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构成,并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和复合化后所形成的最优系统。⑵物流的研究对象是贯穿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一切物料流以及有关的信息流,研究目的是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⑶物流管理就是如何按时、按质、按量,并且以系统最低的成本费用把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以满足人们对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需求。⑷物流通过运输解决对货物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要求,通过存储调节解决对货物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时间差。物流主要由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构成:①运输:运输是将物资进行较长时间的空间转移,是物流最重要的一个功能。通过运输可以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实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②仓储: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它的内容包括存储、管理、保养、维护等活动。③包装:包装的作用是保护物品,是物品的形状、性能、品质在物流过程中不受损坏。包装可以使物品形成一定的单位,作业时便于处置。并且还能达到使物品美观、醒目,促进销售的目的。④搬运装卸:搬运装卸是指在统一的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它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⑤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在流通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流通和加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通是指改变物质的时间和空间状态,加工是指改变物质的形状和性质、形成一定产品的活动。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⑥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在物流活动中用到的必要的信息,如资料、信息、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只有及时收集和传输有关信息,才能使物流通畅化、定量化。二、物流的分类1.按照作用分类按照物流所起的作用可以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不同的种类。①供应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也就是物资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工厂的供应物流是指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备品备件等物资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