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白皮书(2014)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4年5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物联网白皮书(2014)[],】前言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入深化应用的新阶段。物联网与传统产业、其它信息技术不断融合渗透,催生出新兴业态和新的应用,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社会民生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2011版物联网白皮书重点通过原创性地系统梳理,对物联网的内涵、关键要素、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资源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澄清。2014版白皮书则重点从战略、应用、技术和标准、产业四个角度分析并归纳2012年以来物联网发展的整体特点和亮点,探寻物联网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对未来发展重点方向进行研判。正文一、全球物联网发展状况(一)发达国家把握物联网发展契机,积极进行战略布局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物联网通过与其它ICT技术的不断融合,正加速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经济困局,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政府纷纷进行物联网战略布局,开始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战略地位,瞄准重大融合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寻找新一轮增长动力,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继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以来,美国逐步将物联网的发展和重塑美国制造优势计划结合起来以期重新占领制造业制高点。美国竞争力委员会(CouncilonCompetitiveness)指出“数字技术、纳米技术变革正在开辟美国制造业的广阔创新空间”。自2011年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总统创新伙伴计划,将以物联网技术为根基的网络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列为扶持重点,并引入企业与大学的技术专家共同制定其参考框架和技术协议,持续推进物联网在各行业中的部署。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的概念,美国总统创新伙伴项目(PIF)提出政府和行业合作,创造新一代的可互操作、动态、高效的“智能系统”-工业互联网,其内涵是基于物联网、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架构在宽带网络基础之上,实现人、数据与机器的高度融合,从而促进更完善的服务和更先进的应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组织其工业界和ICT产业界的龙头企业,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框架的制定,通用电气(GE)公司联合亚马逊、埃森哲、思科等企业共同打造支持“工业互联网”战略的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平台。欧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物联网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近年来,欧盟对物联网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物联网政策已经涵盖了技术研发、应用领域、标准制定、管理监控、未来愿景等各个领域,发布了信息化战略框架、行动计划、战略研究路线图等,并试图通过“创新型联盟”快速推动物联网融合创新在多个领域中的深度渗透。欧盟在第七科研框架计划(FrameworkProgram7,FP7)下,设立了IoT-A、IoT6、openIoT等一系列项目对物联网进行了研发,在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方面进行了积极部署。欧盟在2013年通过了“地平线2020”科研计划,旨在利用科技创新促进增长、增加就业,以塑造欧洲在未来发展的竞争新优势。“地平线2020”计划中,物联网领域的研发重点集中在传感器、架构、标识、安全和隐私、语义互操作性等方面。德国联邦政府在《高技术战略20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工业4.0理念。工业4.0作为未来十大行动计划之一,政府将投资超过2亿欧元,从而巩固德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引领未来全球的工业发展。在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