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03/09CFEF研究报告中国商业银行业操作风险分析樊欣杨晓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RR/03/09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中国商业银行业操作风险分析*樊欣†杨晓光‡摘要:操作风险(OperationalRisk)是指在金融机构内由于顾客、不足的内部控制、系统或控制失败以及不可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收入或者现金流的波动。操作风险很大程度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定量分析难度大,其定量的度量和管理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我国大多数银行还处在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机制很不完善,由于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事件时有发展,而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量研究几近于无。本文通过作者从公开媒体报道中所有可能搜集到的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从损失事件类型、业务部门、四大专业银行、区域分布等维度,对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频度和幅度进行定量分析,试图对我国银行业目前面临的操作风险的状况给出一个初步的定量概括归纳。关键字: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损失频度、损失幅度1背景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能否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防范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发展。目前,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可以概括为市场风险(MarketRisk)、信用风险(CreditRisk)以及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特定的市场风险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净收入或投资组合价值的波动。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机构外部的合作伙伴、借款人、供货商违约引起的净收入或者净资产的波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很早就引起了金融机构的重视,到目前为止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虽然操作风险这个概念的提出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将其与其它两种风险并列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三种主要风险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全球化、金融服务产品的日益丰富、以及金融*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rantNos.700221001,70071045)资助。††单位: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单位: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技术的日益复杂,使得金融机构的活动花样繁多,日趋复杂。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管理在金融实践中地位日趋彰显。因此不论是金融监管部门,还是金融从业机构,都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的力度。操作风险是指在金融机构内由于顾客、不足的内部控制、系统或控制失败以及不可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收入或者现金流的波动。对于操作风险的研究历史并不久,但是在最近几年它已经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并列为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与其他两种风险相比,操作风险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因为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日常营运,人为因素在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中占有直接的、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市场风险来自于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信用风险来自于借款者偿还能力的变化,绝大多数的操作风险则更多可以归因于有意或无意的、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人为操作失误。在Basel银行监管委员会定义的7种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种,有6种直接与人为操作有关。2)操作风险事件具有发生频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危及到银行的存亡的特点。例如,1992-1995年间,巴林银行交易员里森的错误交易以及在出现损失后继续隐瞒,最终给巴林银行带来86000万英镑的损失,致使其破产。1995年,华夏银行3名职员非法拆借3.4亿多元的贷款,致使华夏银行2亿多元资金无法收回。因为以上的两个特性,导致了操作风险难以度量、难以管理。如何使用定量的方法来度量操作风险,将操作风险纳入整个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具体到我国的银行业,由于大多数银行还处在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完善,加之以社会转型过程中泥沙俱下的腐败蔓延,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其在商业银行风险中的比重远大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