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讨论问题?1.作者认为的BPR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你同意吗?图7-6与7-5有不同吗?应怎样画图7-6好?2.长城实施ERP的做法、阶段、各阶段工作内容怎样?3.两种生产计划制订策略、两种生产方式各是什么?长城采用离散的生产方式,但又用面向库存的生产计划制订方法,合理吗?为什么?4.什么是EC系统和ERP系统的对接问题?节7.7之三、中所提的各种同步指的是什么?长城电脑BPR、ERP及E-business结合实施案例赵宏宇企业的ERP与E_bUSiness在我国,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曾经经历过多次“高潮”。虽有成功的经验,但多数企业仍然对于花这么多钱搞ERP是否值得,感到疑惑。因此,当今天因特网、电子商务来临之际,他们就会感到更加困惑:碰到的到底是最令人兴奋的商机,还是最可怕的挑战?ERP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企业自身运转更加有效。相比之下,因特网主要是解决与外部世界的通信、连接和交易。通过电子商务,企业的收益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流程的加速运转和自动化,还将取决于企业将这种效率传播给由它的供应商以及客户组成的整个业务系统的能力,即把效率传播给它的整个供应链的能力。企业和其他公司合作的能力和配置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将被视为一种竞争优势。现在,在因特网上,供应商能够通过共用的企业外部网及时获取关于订单的信息,进而组织生产和发送,以确保他们的大客户总是拥有足够的零配件来使生产线畅通无阻。企业也通过将供应商直接同它的客户数据库连通,保证供应商及时了解需求变化。企业又通过网站将客户连接到供应链,客户能够追踪他们的订单从工厂到家门口的过程,因而也减少了电话和传真的询问。因特网创造了一个“完全集成的价值链”,创造了一个将供应商和客户作为合作共事者的三方“信息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企业,供应商和客户共同寻找提高整个供求链效率的方式,并共享利益。因特网赋予客户找出最低价格这种前所未有的能力,也可以用于加深彼此之间关系并最终建立比过去更为牢固的客户关系。更进一步来讲,一旦信息被放在一个能被需要用到它的人获得的中心地方,它本身就变得更加有价值。而且如果在企业范围内信息能够广泛的被共享,那么通过外部阿和因特网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选择性的信息,也应该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企业,如果不建立一条这样完整的价值链,就别想生存下去。信息技术当然是重要的,但选择正确的商务战略更为重要。这意味着不仅仅是重组你的企业,而是给予它新生。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扩展资源计划(ExtendedResourcePlanning)的概念。这一概念将目前的ERP系统视为因特网应用的基础,因特网的应用将它扩展到客户和供应商的系统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即形成电子商务的基础。它可以继承ERP系统和在ERP之上无缝建立电子商务系统,满足商务对商务(business—tobusiness)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快速地工作。没有ERP提供的自动化的过程,大规模的电子商务将是不可能的,因此,很难相信ERP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实际上,也许只有当一个企业致力于成为一个“企业范围之外的企业”时,它才会看到早期在ERP上面投资的收益。5.1ERP和E托USiness的先后关系传统企业在网络经济的号召下纷纷向.com、向电子商务靠拢。但在绝大多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充分得到保证之前,他们的这种举措是赶新潮,还是不愿坐失网上销售带来的巨大商机?换言之,国内的传统企业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的浪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注:本文所指的“E—business”,并非有一个精确的定义,而是泛指利用Internet来进行网上销售、网上采购等前端电子商务E—business软件系统)一、ERP必须要虽然ERP目前在发达国家好像是遭了冷遇,一方面这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早已实施了ERP系统。他们现在最想做的是如何利用Internet带来的机会,在自己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促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国外等发达国家企业在管理上较早就步入了市场化和规范化,即形成了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规范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和管理运作流程。而国内企业则不同,有些不但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