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实践与思考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的具体体现。--区十分重视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主要实践与探索--区辖--个街道、--个镇。现有基层党(工)委23个,基层党总支(支部)978个,党员22211人。--区始终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保障,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综合水平高、作风纪律严、服务意识优、协调能力佳”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全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1、坚持选优配强,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有人干”的问题。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好选人关,为党组织建设发展遴选优秀干部和人才。一是拓宽选人视野。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办法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先后公开选聘270多名社区工作者、50名社区党务工作者,确定街道、社区组织员89名,目前全区社区工作者党员人数占76.8%,35岁以下社区工作者占23%,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初步实现专职化、知识化、年轻化-1书记”、“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了区委统揽、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将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体系,各党委(工委)负责人“述职述党建,考核考党建,评优评党建”,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述职制度和群众代表评价机制,把测评结第1页共5页果与党组织书记的使用调整直接挂钩,让基层党组织书记有岗有责、有位有为。3、坚持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干成事”的问题。探索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进行实绩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工作目标和完成业绩“双承诺”,促进党组织书记用心抓落实、奋勇争一流。一是打破实绩“大锅饭”,让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干有动力”。针对少数党组织带头人干事激情和主动性不强、服务水平和执行力不强的突出问题,统一设立机关部门、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评价标准,分项建立“做事档案”400余份,记录的内容围绕重大任务、重要项目、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党的建设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等。二是实绩群众“说了算”,让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干有压力”。采取张贴公示、开通监督电话等多种渠道,向机关部门、街道社区各界人士、服务对象公开党组织书记“做事档案”记录事项、绩责评价情况,让群众来评价。定期组织各单位党员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对党组织书记为民办事情况以及“做事档案”记录内容进行座谈评议。三是用好评价“成绩单”,让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干有方向”。将“做事档案”与专项性考核和评先评优相结合,把记录的结果作为各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考核奖惩、评优选优的重要依据,使每名党组织书记感受到干好工作有荣誉、干好工作有待遇、干好工作有前途,无形之中将工作压力转变为动力,充分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履行职责、服务群-3务,创一流作风;比工作,创一流业绩,争创优质服务窗口、争当优质服务标兵”活动,特别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认真组织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转变作风、提速增效”作出公开承诺,通过戴党徽、佩胸牌、摆桌卡等形式“亮身份”,通过公示栏、黑板报、承诺书、党建网等形式“亮承诺”,通过岗位竞赛、技能比武、目标考核等形式“亮业绩”,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不断强化争创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找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瑶海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第2页共5页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全区看,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